与傅清泉大师商榷《嫡传杨式太极拳教练法》(八)
与傅清泉大师商榷《嫡传杨式太极拳教练法》(八) (三十九)文字 第226页,第七十四势 进步指裆捶 四、要求“3.搂时重心在右腿。”在第225页,第七十四势 进步指裆捶 二、动作过程 4.中指出:“身体继续渐渐左转,重心渐渐移向左腿,渐至全脚踏实,弓左腿蹬右腿成左弓步,同时,左掌向左膝前弧形搂至左膝旁,右拳向前下打出,高与腹齐,身体微折腰。”因此,本势,搂时重心在左腿,而非右腿。(四十)文字第230页,第七十八势 上步七星 二、动作过程 “1.腰胯渐渐左转,重心前移,身体渐渐前起左转,左足尖外撇,左腿屈膝前弓,蹬右腿,重心渐渐向前移到左腿。左掌拇指向上渐渐上抄,右手微下落(见图470)。2.重心继续前移,左腿屈膝,体重全由左腿支撑,上体继续渐渐左转,右脚脚跟先离地,向前经左踝内侧提起,同时左掌上抄到胸前,右手随右腿前提,自后向前移到腰前(见图471)。3.右腿向前迈出半步,以前足掌点地,成右虚步,同时,左掌继续前移,到两拳将相交时握拳。……(见图472)”按上述所叙动作,待两掌(文中为‘拳’,此前动作均为掌)将要相交时才握拳。但在图470拳照中,左掌上抄以胸前,右手由后前移到腰前时已经握拳。傅钟文著作中指出:“左足尖外撇,重心渐渐前移于左腿,身体渐渐前起左转,左腿屈膝前弓,蹬右腿,右脚脚跟先离地向前经左踝内侧提起,向前迈出半步,以脚尖点地,成右虚步。同时,左掌上抄至胸前变拳,右吊手变拳随右脚前迈自后经腰部向前交叉于左拳下侧。”本著作图470拳照与之相同。因此,本势,当动作从1.向2.过渡时,左掌和右吊手就应变拳,而非要到两掌将要相交时才握拳。(四十一)动作 第244页,第八十一势 弯弓射虎 二、动作过程 “2.……身体左转面向东北,右拳经右耳侧,左拳经右胸前,两拳同时向左前斜方(东北)打出,右拳置于右额旁,右臂成弧形,左拳高于胸齐。……”本势动作过程中,右拳经右耳侧,左拳经右胸前,两拳同时向左前斜方打出,但拳的状态,拳心或拳眼朝何方未说明。傅钟文著作中指出:“右手随绕随着臂内旋使拳心渐渐翻朝外,经耳侧向左前斜方打出,高与额平,置于右额前,臂成弧形;左手随绕随着臂外旋(注 原著为内旋)使拳心渐渐转朝右下(注 原著为下),向上经胸前向左前斜方打出,高与胸平。”本著作图483拳照与之相同。(四十二)文字 第247页,第八十一势 弯弓射虎 六、教法和练习法“3.明确方向:1)右脚放在东南斜角。2)面先向西北,再向西南,最后向东北。”本著作第244页,第八十一势 弯弓射虎 二、动作过程 2.指出“身体继续右转(面向东南偏南)”。因此,本势腰向右转,面应向东南偏南,而非西南面应先向西北,再向东南偏南,最后向东北。 与傅清泉大师商榷《嫡传杨式太极拳教练法》,至此结束。本人水平的限,如有不当之处,望能海涵。本人很想拜读杨振基编写的《杨澄浦式太极拳》和杨振泽编写的《杨氏太极拳、剑、刀》一书,苦于买不到,不知能否借阅,恳请有意者与我联系,上海市沪太路500号,200065,朱重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