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拳架与静功桩功的关系
问:“练我们这套拳.要不要配合练所谓内功、静功和桩功?练什么静功好?如何结合”(天津邵义会等)答:许多函授学员来信问及我们这套拳的内功、静功桩功如何练法,我想大家是受当前社会上五花八门气功的影响而提出此问题。这里谈谈我的经历和体会。
在学练陈式太极拳之前.因为青年时期多病,我也练过某些所谓气功、静功,但收效甚微,且久久难以人静,往往由于思想干扰甚多,貌似入静.实则总是心猿意马,心境很难平静下来。后来跟陈照奎老师学拳,老师也不讲什么桩功、精功,只是严格地要你规规矩矩地练好拳架,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就这两套拳,154个拳式,600多个连贯动作,把你累得苦不堪言,天天汗流浃背,腰酸腿痛,根本也顾不上再去练、再去谈什么桩功、静功。但健身效果却非常显著,而且来得快,功效彻底,诸病皆消。
我练陈家拳近30年来,可以说判若两人、今年步入72岁,身心俱泰,内外无疾,与小伙子们一起打拳推手,一气练几遍拳,汗流而不气喘,整天精力不次于青年时期,但这二十多年,我并未再去练什么静气功之类。从中,我体会到陈家传的这套拳架本身就包括外功(动功)与内功。所谓内功,无非是炼精、炼气、炼意三步功夫。而陈式太极拳的许多动作就是既练内又练外,内外兼练;例如它强调丹田内转,形之于外则锻炼胸腰折叠。使周身劲力合为一家;而作用于内,它正是炼精化气的好方法。又如它强调开合相寓,开,则吐浊气,壮筋骨,长劲力;合,则吸大气中的精微,充实五脏六腑之真气。又如它主张快慢相间,快,可练用力、发劲、勇猛之气质;慢,则可以聚精凝神,以充实内劲之源。所以,我在讲到此拳在养生健体疗病等方面的功能时,常常如此概括之:
拳走低势以固根,
丹旧内转以炼精,
顺逆缠丝以舒经,
开合吐纳以炼气,
功作繁难以健脑,
强调用意以炼神,
对拉拔长以壮骨,
松活掸抖以化瘀,
动静交济以持衡,
化打合一以应故。
为什么陈照奎老师反复强调拳架是太极拳一切功夫的基础。我想原因就在上述诸点之内。请大家仔细体悟之。千万不要舍本求末、舍难从易或舍近求远、把拳架子抛掉,而去专门练什么内功、静功、气功等等。当然,在以练拳架为主、为基础的前提下,利用一些休整时间,练练静功、桩功,特别是像真气运行法之类的医学科学气功,以及某些辅助养生功,还是可以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