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中力、内气与内劲的关系3
太极拳中力、内气与内劲的关系3 内气的分散性是指内气在体内可以同时向各方向运行,那么人体的肌肉也可做出向各力向发出的力,太极拳要求“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用的就有这种内劲来支撑八面。 内气的集中性是指内气在体内可向同一方向运行,那么肌肉也可向一个方向发出劲力,“发劲如放箭”就是太极拳的一种发力形式。 内气的传递性是指内气在体内可从一端传到另一端,那么人体的全身肌肉力量的运用也会有这种特点。“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与腰,形于手指”说的就是太极拳的发力时的传递形式。 内气的流动性说的是内气在体内可以随意流动,变向而运行。那么人的各部分的肌肉力量相互协调也一样可以做出这种流动性的变化来,其实从以上所谈的各种劲力中都已表现出了它的流动性,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少表现了这种劲力的流动性。例:太极拳的套路就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这是动作之间的劲力流动性;“立如平准,活如车轮”,说的就是内劲要像车轮一样转动,也可看为一种流动的圆;太极拳的化劲就是强调劲力在体内的流动性,而无定向,遇实则虚,遇虚则进的流动特征;而陈氏太极拳的缠丝劲,其缠丝的特点就是劲力的—种螺旋的流动形式。 内气的联系性是指内气无论怎样分散在人体内都是互相联系的,连通的。而且这种联系还有具特点,就是可以走捷径,从体外发生联系。比如两手的内气联系不仅有通过人体的两臂和肩胸发生联系,也可在两手之间直接发生联系。这在太极拳中叫做相吸相系。就是说练习太极拳时人体的肢体不管做什么动作都是相互联系的,“周身节节贯穿,勿令丝毫间断耳”。人体的肌肉力量在这种联系下就可以表现出整体劲来。 内气的可控性则说内气是受人的意识支配的,人的意识可以决定内气的运行方式,因此太极拳练习就强调“用意不用力”的原则,也就是说肌肉的各种力量的变化是可以通过人的大脑意识来支配,意识才是劲力变化的根源。 因此从内气的角度来看内劲,内劲就是以内气为引导达到一种肌肉高度协调变化而产生出的各种劲力。 (三)太极拳内劲训练要素 我们清楚了内劲与力的区别和关系,以及内气与内劲的联系,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对劲力进行训练。首先明确与劲力有关的几个因素:人体各部的力量,人的意识,神经反应,内气(经络系统)。那么太极拳内劲训练重点就是放在这几个因素的训练上了。 人体各部的力量是劲力的基础,各部的力量越大内劲就有可能越大,因此我们要发展人体各部分的肢体力量。力量素质具有综合性,包括抗阻力能力的最大力量也有包含速度的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等,因此发展力量素质要有克服阻力的练习,也要注意速度力量即爆发力的练习以及力量耐力的练习。当然单是力量大而没有其他几个因素的配合,内劲是练不出来的。因此在练习力量素质时要注意运用能综合发挥身体力量的练习形式,如抖大杆,推沙包等,以使力量更接近于内劲的需要。 郑州陈氏太极拳馆 政六街馆www.tjczl.com 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