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太极 发表于 2014-7-26 15:04:40

孙存周先生

       存周先生是以家传的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称著于世。这三种拳,都有神气方面的讲究。那么,什么是神气?那时刘先生一直没有弄明白,问过一些人,也大多讲不切实。于是,就问存周先生。
  存周先生说:“初练拳术,要把神气二字,理解的肤浅一些为好。神就是保持注意力集中,精神警觉的样子。气就是重心。你把拳论上所有谈气的运动,都当作重心的运动,很快就能入门了。”
  后来据刘先生讲,他按此去练拳,果然很有成效。当年笔者听刘先生这样讲时,认为老人家一定是词不达意。始终也不愿意相信,气就是重心。只是到了近年,才体会出此言不虚。存周先生的这个比喻,真是点睛之笔。
  刘先生讲过孙存周先生和当年其他武术名家的许多事迹,斯人已去,本文仅择其二三,以管窥一斑。
  关于气与重心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等号关系。初学时,不知道气为何物,可以借此来诱导。当真正练出中和之气后,则气就是气,重心就是重心。气可以是重心,气又可以不是重心。
  当年,存周先生在上海,坐在椅子上,两手搭在椅子两侧的扶手上,周身不动,而使无法握住存周先生的手臂。这时的状态,气就不是重心。
  关于神气之说,在架子没有练明白时,多谈则是误人。故练拳要先从“肤浅”处入手,逐次深入。我想这才是存周先生当年,如此比喻的意
  当年,上海有位名声赫赫的太极拳宗师某,身体魁伟,以发人擅长。孙存周有一位朋友,当年向某学习太极拳。某不喜欢这人,每次拿他当靶子打来打去,不给他认真讲手。
  一次,孙存周听他这位朋友讲起这位宗师的这种情况。于是,孙存周就陪他去看某教拳。当某又拿这位朋友发来打去时,孙存周走过去对某讲:“某叔,您也来发发我吧。”
  某见孙存周的神色,心中一惊,连连拱手说:“老弟玩笑,我哪儿发得了你?!我也就是给他说说手而已。”随之,便认真给孙存周的这位朋友讲手、喂手。
  后来这位朋友讲:孙家的拳艺最实用,就是太吃功夫。一般人练不了。某家太极拳适合于一般人练习,更能使一般文人感兴趣,所以从学者也多。
  还有一年,上海武术界聚会,另一位太极拳宗师,借讲太极拳的特点,抬己贬人。孙存周起身打断他的话。孙存周说:“不能因为你自己只吃过饺子,就说天下的饮食,就只有饺子好吃。如果你想尝尝别的味道,我现在就可以给你。”
  这位太极拳宗师见状,立即坐下,不敢再接话了,他的儿子、徒弟,也没有一个敢接话的。


  孙存周先生自己很谦虚,从来都是低调。但是,如果谁在他面前犯狂,孙存周先生也绝不会给他面子。不知趣者,孙存周必然要让他当众献丑,自取其辱。

学子 发表于 2014-7-28 07:59:13

http://img3.douban.com/view/note/large/public/p183714582-1.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孙存周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