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tut 发表于 2005-9-22 08:13:00

别人都不可教,唯独你可教?我看你也没什么功夫可以展示嘛!

哼哼哈哈 发表于 2005-9-22 10:46: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ongchen12</I>在2005-9-15 18:43:00的发言:</B><BR>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牵动往来气贴背,不知每天有无此感,有此感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陈式拳练不出这种感觉,陈式拳是丹田内转,而杨式拳是丹田鼓荡,练杨式的要明白这一点,要不陈式不出高手呢,</DIV><br /><P>这个帖子回了很多次,总是存不上!<br /><P>12的这几句算是真正在讨论太极拳的东西。我所学和你的说法有不少差异,但是就这几句而言,还是有不少相似之处的。不知道12平时练拳时腹中是否有所感觉?<br /><P>关于内转和鼓荡希望有时间发帖再聊。<br /><P>如12所说,你是在济南的李雅轩先生一派传人。我的感觉是,你们所学很显然和在成都的王老师(或者说林老先生)那一支是有所不同的。<br /><P>我感兴趣的是,到底哪一支的前辈老师是和李雅轩先生学拳更早一些?<br /><P> <br />

中国风 发表于 2005-9-22 12:42:00

<P>12老师:</P><br /><P>&nbsp; &nbsp;&nbsp;&nbsp;谢谢回复,那我没有知道你说的提放术的老师教,我打那套拳的健身会好些呢陈还是杨</P>

ji-nian1 发表于 2005-9-23 08:10:00

<P>还算有点自知之明</P>

ji-nian1 发表于 2005-9-24 07:00:00

<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songchen12小弟:我练提放术的时候,恐怕你还不会走路,不是笑话你,还是幽着点,不要太狂妄。</FONT></STRONG>

哼哼哈哈 发表于 2005-9-24 08:36:00

<P>12朋友,看来我的确是有了一个判断错误!我一直以为那个“小辫子”是你们济南的。呵呵!</P><br /><P>现在看来,还是叫她“小鸡”比较合适,“小母鸡”!似乎也是披着羽毛的那个流派吧!</P>

ji-nian1 发表于 2005-10-1 15:49:00

<P>以上两位的搞笑,使我想起了成语:狼狈为奸,一丘之貉。看来你俩的太急路也走到头了。</P>

哼哼哈哈 发表于 2005-10-1 22:57:00

<P>嘿嘿!你那羽毛之路才到头了呢!</P>

choudai 发表于 2005-10-2 06:45:00

你只会不懂装懂,抬着古人哼哼唧唧地招摇撞骗,等哪一天,学会了耍大杆,再来出丑吧。

wuliao 发表于 2005-10-4 13:59:00

<P>&nbsp;&nbsp;你师兄工夫真高,能将林老如炮弹发出,想必早就名满全球了吧,怎么从没听过令师和令师兄的大名.就算我孤陋寡闻吧,既然功夫以天下无敌了,在济南为什么还没陈式发展的好.想必是正宗吹功天下无敌吧.再说既然从前已经交过手,何必还要去看望林老.据我所知今年八月初,是有一男子空手来到林老家看望林老,林老还热情接待了他,推手时林老只是轻轻的将他往沙发上发了两次.想不到推手赢不了人,嘴上也要赢人.可能这就是你们"正宗杨式"的绝招吧!</P><br /><P>我今天刚上网,就看见了这样天马行空的文章,真是又好笑,又生气.</P><br /><P>网络真是一个虚无的世界,要是没有好的听劲,很容易被人误导而迷失方向.</P><br /><P>希望各位朋友多谈拳理拳法,少谈是是非非,给网络留出多一点真实的空间.</P><br /><P>如果哪位朋友确有编辑故事的才能和嗜好,希望他最好不要在有关武术的网站上发表,可以在电影和文学网站发表嘛.武术的第一要素应该是真实.武德的第一要素应是尊师重道吧.如果连武德都不讲,我想学武也就没必要了.</P><br /><br /><br />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查看完整版本: 杨式论坛,想说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