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重
发表于 2005-10-18 11:57:00
您对学陈氏的有成见么?呵呵,这样怎么可以松沉啊 不管怎样,对杨氏老架还是十分神往的,见机联系。
陈重
发表于 2005-10-18 12:03:00
请恕直言,您说的沈和洪试手以及张和洪试手,从字面看不出洪不行,而是洪很行,而且涵养不一般。
老千
发表于 2005-10-18 23:32: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入门三日</I>在2005-8-31 16:02:00的发言:</B><BR><FONT color=#0909f7 size=4>大家所见到的这篇《洪均生老师和他的陈式太极拳》是吴仕增师叔2001年发表在《台湾武林》(季刊)上的纪念洪均生先生逝世五周年所写的文章,是中文版。英文版的《洪均生老师和他的陈式太极拳》发表在美国国际太极拳杂志《TAICHI》(英文版)上。目前在网上被各论坛转载的吴仕增纪念洪均生大师的文章就是我(入门三日)和我的学生(风扫梅花)从这篇英文版翻译过来的。由于是译文,是以内容意思大体接近,文字和意境的表述就有所不同。这里贴上的正是吴仕增师叔的原版中文稿。转载自:汕头太极传播网<BR></FONT><br /><P align=center><B><FONT color=blue size=4>洪均生老师和他的陈式太极拳</FONT></B></P><BR><BR><br /><P align=center><FONT size=4>文/吴仕增</FONT></P><BR><BR> 洪均生老师是河南禹县人,1970年生于均县,故名:均生.他的祖父是清朝官员,他自小跟父亲住在北京,1996年1月23日在山东省济南市逝世,按中国人的算法是享寿90岁.<BR> <BR></DIV><br /><P>1970年出生?</P>
陈重
发表于 2005-10-23 17:07:00
<P>呵呵,能让对方把手拿开是不是“丢”了。</P>
陈重
发表于 2005-10-24 16:24:00
<P>呵呵,您老还铆上劲了,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么</P>
taijiman
发表于 2005-10-25 23:31: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ongchen12</I>在2005-10-17 21:58:00的发言:</B><br>我在济南练拳,网上有我的电话号码,真想学拳可电话联系,但练陈式的不教,特别是入门三日的不教,修为超不超过洪均生不敢说,但交手他不行,因为山医的沈教授学拳一年多点,在政协会议上有意试试洪的功夫,沈也没弄了洪,洪也没弄了沈,平手,洪五十多年的功夫都当白饭吃了,</DIV><br /><P> 入门三日不是济南人,有些事情也不是很清楚。张益先 的大弟子山医的沈教授的功夫是很高的。张秀刚已西去了。</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6 14:58:25编辑过]</font></div>
陈重
发表于 2005-10-26 00:23:00
回复:(taijiman)以下是引用songchen12在2005-10-17...
<P>呵呵,学太极拳一年多就可以与洪先生不分上下,论据不充分。对事不对人的说,这种争论没有必要了。和为贵</P><br />
求学若渴
发表于 2005-10-26 09:42:00
看到songchen12先生的帖子对张秀刚非常向往,很想知道张先生现在还在人世吗?如果在怎么跟张先生学习?怎么收费?怎样联系?希望先生能给一个初学者答复。多谢!<BR>
taijiman
发表于 2005-10-26 21:20:00
<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 songchen12朋友过谦了!</FONT></STRONG>
求学若渴
发表于 2005-10-27 10:44: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ongchen12</I>在2005-10-26 18:57:00的发言:</B><BR>张公秀刚是吾师之弟,去年已驾鹤西去,吾师兄的功夫亦很了的,我尙不及其功夫的一半,你若在济南真心想学,我可引见,不收费,联系电话网上有</DIV><br /><P><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谢谢songchen12先生的热情回复,初学现在济南一所高校读书,身边有几个同学都喜好武术,也很想学习正宗的杨式太极拳.但苦于找不到明师,今能得到songchen12先生的帮助不胜感激.请问先生之师兄怎么称呼?张秀刚老师的兄长功夫如何?可以向他学习吗?先生平时在哪里练习?我们可以去找您学习吗?原谅我的冒昧!</FONT></STRO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