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gang
发表于 2005-10-21 12:21:00
各有千秋,吴式太极拳有快,慢两套拳.慢拳轻灵,松柔;快拳刚柔向济,富有节奏感.这套快拳很少有人连,通常也不轻易传授.
太极书生
发表于 2005-11-29 11:50:00
我的加了赵堡,李式的投票给版主删了???
余国庆
发表于 2005-12-1 14:56:00
我喜欢杨式田传的
火葫芦
发表于 2005-12-4 14:44:00
郝传武氏。八面支撑,简洁干练。
harderbin
发表于 2005-12-19 10:16:00
<P>不管什么拳种,拳理是一样的,在陈式基础上演变而后成的各种的太极拳, 没有好坏之分,只是拳架不同,但不管其如何变化,拳理一样,但愿爱好者细细体会。我个人认为,打太极拳不只是练武,同是还在练心。不知其中为人处理之理,不知太极中庸之道,练什么拳都难以成就。</P><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7.gif" />
gzyma
发表于 2005-12-23 23:13:00
没有赵堡,我就投陈式
老枪
发表于 2006-6-8 20:31:00
不投.
cnlinfei
发表于 2006-6-18 09:47:00
<p>怎么有这么多式啊?</p>
墨柳
发表于 2006-7-7 20:11:00
还有罕为人知的八卦太极拳!!
独行侠
发表于 2006-8-12 11:06:00
<p>陈式能发力是因为陈式完整的保留了太极拳虚实开合缠丝的精髓,若是能发力但不发力或少发力,把刚蓄于柔中而不显于外,陈式必能被更广泛地接受。</p><p>杨式保留了陈式外形的中正大方,却失去了内在的实质。大师们一辈子只读一本“太极拳说十要”,其实这十条大部分只是气功调身调心的基本要领,其中真正太极拳的东西只有一点儿,大师们却不明白。如今大师们教人就只有反复重申一个松字了,可大师们却不透露如何才能松,非不为也,其实他们自己松了一辈子也没松下来。</p><p>吴氏连个中正也丢了,却叫什么斜中寓正。斜就是歪,就是不正。</p><p>武老先生为求太极真谛,远赴河南,尽得精妙。可老先是长袍马褂,伸不开手脚,子弟们照样学样,名为紧凑,实如鸡笼里伸懒腰,不够爽。</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