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恢复历史称呼:郝式太极拳
还是“郝式太极拳”好,称呼明确,符合历史。 建议不错,称郝武式好些,免得和吴式混淆了 如果没有杨露蝉,又哪里有吴式太极拳呢?如果不这样分的话,天下的拳派岂不是无法分派了?何况,郝家传播的贡献远远大于武禹襄。 那么看来也要开个李(经纶)架太极拳咯? 郝氏尊师重道,仍将自己所练风格定名为“武氏太极拳”足见其高风亮节。 如果没有在拳理.拳法上有自己的新创,还是承传传统的好!<br>郝老前辈如果在武氏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新创,称郝氏有何不妥?但如果没有自己的新创,仅是继承武氏的传统套路和拳理,我觉着还是尊师重教的好些,这好像也符合“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定,何乐不为呢?! 没这个必要吧,郝公固然厥功至伟,然武郝实属一家,无分你我,以武式称之,既无数典忘宗之嫌,又有利于团结,何须旁生枝节?在下愚见,大家以为然否? 郝式太极拳已经被原国家体委承认为一种独立的太极拳流派(详见《中华武术》2002年11期31页及 38-39页),与太极五星捶、八卦太极拳等一起成为独立于陈、杨、武、吴、孙、赵堡六大太极拳流派的其他太极拳流派,对此大家不要再争论了。练郝式太极拳的可向网站总管申请一下开一个郝式太极拳专栏。 一家人啊,都是太极拳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仙人掌</I>在2004-2-9 21:23:18的发言:</B><br />我同意西山老兄的说法,武郝本属一家,自然无须细分你我。但鄙人曾闻北京有一吴姓先生,自称大师,自从退休后为强身健体从学于陈固安老师习郝式拳,谁知陈师仙逝后,竟摇身一变,成了陈师的师弟了,且自立门户,改郝式为“武派”。不知其用心何在?是否有“数典忘宗之嫌”,还是想“旁生枝节”? “团结是大局”!!!。。。警惕拳混子。。。!!!。。。 </DIV><br /><P> 你说的是吴文翰先生吧?人家本来就是陈固安先生的师弟嘛。这一点陈先生也是承认的,在陈先生的专著《武氏太极拳新架》前言第一页中就称吴文翰先生为他的师弟,因此不要在这方面下功夫了。当然二人年龄差别比较大,当吴先生拜师的时候陈先生已经出师了,再以后陈先生成为名家,吴先生向他学习也正常,二人师兄弟相称也是对他们师傅的尊重和他们之间感情的真实表现。</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