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发表于 2005-9-11 11:18:00

转贴 太极梦已圆,爽!

<P><STRONG><FONT size=2>太极梦已圆,爽!<BR><BR></FONT></STRONG>各位,请不要拍我,各抒己见嘛。<BR>以前我有个梦,希望能够以弱胜强。相信这也是很多人共有的梦,也正是因为这个梦,我们才相信有什么方法可以曲径通幽,认为太极便是这个方法。为了实现这个梦,我还曾找了一个所谓正宗的太极世家的大师学习,越学越觉得荒谬。才发现以弱胜强的确只是一个梦。<BR>我认为武术本质就是一种条件反射,对方一招打来,你能够条件反射地采用合理的方式躲避或隔挡,再迅速用合理的方法进攻对方的薄弱环节,这就是成功了。与其练几十个花架子,还不如把最实用的几个动作练熟,直到最后成为条件反射。<BR>所以散手学以致用才是最好的,大道至简。<BR>我觉得太极拳不像拳。一个直拳就可以攻击对方的情况下,还要去什么按,切之后,再来打对方,不是脱了裤子来打屁吗。那些招式大多都有这种毛病。养成了这种习惯就麻烦了,所以大多太极高手不能参加实战,他们经常吹打了谁,以显示自己厉害,其实就只打了两个学武不精的人,却不敢参加自由搏击的比赛。据资料,太极里的高手们,在民国时参加国术大赛,连绝赛都没能进入,包括李雅轩在内。这种状况显然无不与太极的花架太多有关。近代太极里面似乎最拿得出手的陈发科,陈式的练家总觉得他是当时的全国第一高手。我觉得是一种误会,当时北京并不是首都,可能也就顶多相当于现在的天津,北京国术馆还不能代表中国的水平,何况他又没参加多少比赛,打败多少人,怎么能说是全国第一呢。从民国的两次国术大赛和八十年代的少林杯的自由搏击比赛来看,拿到名次的全部都是练习散手的,就没有什么太极高手是格斗高手,当然更多的大师则是不参赛,立于“不败之地”,继续吹大牛,还指责竞技规则不利于太极什么的。太极拳修身养性不错,不过那些招摇撞骗的大师,修养就太差劲了,实在有损太极的形象。<BR>太极梦已圆,爽!</P>

小场面 发表于 2005-9-11 17:35: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ongchen12</I>在2005-9-11 16:24:42的发言:</B><BR>你真是个豆瓣,不是一个豆子,正因为是豆瓣看问题只能看一半,李雅轩在国民大赛上是裁判,解放后的大赛是裁判长,而不是选手,你也没见过真正的太极拳,真太极拳出手见红,陈发科不行,这到说对了,53年全国大赛上他是运动员,他还敌不过李雅轩的弟子刘仲桥来,,王培生是一代宗师,在北京赫赫有名,两位名手不知交过手没有,谁胜谁败,</DIV><br /><P><br /><P>&nbsp; &nbsp;&nbsp;&nbsp;李雅轩前辈没有做过选手吗?在下好象记得李前辈参加过1929年杭州万国游艺会国术大赛。</P><br /><P>&nbsp; &nbsp;&nbsp; &nbsp; 这位songchen12老师知道的还真多。不过您给在下的印象是您爱听的东西不管真伪不管出处全盘接收。</P>

清风扬扬 发表于 2005-9-11 19:11:00

<P>哈哈,你得到真传了。就算入了门也不一定能有你这水平。</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贴 太极梦已圆,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