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养生防病学问多 做好5方面安然过冬
继立冬之后,渐渐就有了初冬的气息,昼夜温差大,给人体带来了不适感,各类呼吸道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在季节转换之际,想要预防疾病、健康养生,日常的起居穿衣、营养安排、进补滋养等方面都有讲究。
防病:注重保护呼吸道部位
感冒、喉咙干痛、咳嗽、支气管哮喘……秋冬交替时节,正是这些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
秋冬交替的时候,冷空气频繁来袭,加上天气比较干燥,使得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运动减缓,灰尘、细菌等容易附着于黏膜,刺激喉部引发咳嗽,病菌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加上风力较大,也容易被人吸入体内,引发疾病。如常见支气管哮喘、肺炎、流行性感冒以及支气管炎等疾病。要注意居室的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如果空气过于干燥,可通过晾湿毛巾来提高湿度,有条件的还可以使用加湿器。
得了感冒咳嗽等疾病,不少人不由分说就自己买药来吃。比如感冒,有的是因为受凉引起的,有的则是病毒引起的,病因不同所吃的药也不一样,最好还是遵医嘱。此外,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工作也很重要。特别是年老体弱,有旧疾的人群应避免去一些人流量大、空气不流通的场所。不少骑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上下班的人士,不妨带上口罩、围巾以保护鼻子、脖子等部位。
穿衣:遵循“外厚、内薄、多层”原则
眼下季节,有人穿T恤衫,也有人穿棉衣,让人有种“不知道怎样穿衣”的感觉,但穿衣稍微不注意就容易生病。秋冬时节穿衣服应该遵循“外厚、内薄、多层”的原则。
眼下的天气,在户外日晒时间长与长时间躲在室内活动感觉到的温度不一样,白天出门怕热,不敢多穿厚衣服,中午出门还挺舒服,可是夜间回家时就挨冷得够呛。因此,穿衣服除了要对天气的情况有一定了解之外,还要注意“外厚、内薄、多层”。 “外厚”是指最外面的外套最好穿保暖较好、防风性强的衣服,御寒效果好。“内薄”,是指穿在外套里面的衣服最好薄厚适中,能不热不冷,这样进入一些有空调、暖气的室内,可以把外套脱下。避免热得出汗后,出到户外被冷风一吹,引发伤风感冒。“多层”是指可以在外套里面多穿几层,比如毛衣、衬衫、短袖等多层重叠,冷的时候多穿一件,热的时候脱掉一件,避免冷热两种伤风。
此外,天气渐渐转冷,还要及时增减衣服。尤其要做到对头部和后背的保暖工作,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寒。
锻炼:适当登山、远足有益身心
从中医养生角度来说,人们的起居安排应该遵循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秋冬交替之时,就应该适当的收和藏。逐渐开始入冬,人们在锻炼时,运动量不宜太大,不宜剧烈。此外还可以逐步进行一些耐寒锻炼。
早晚温差大,人们应该避免过晚睡觉,早上起床之后出门锻炼的时间也不宜过早,特别是去一些寒气重、露水大的地方。一些体质差,冬季容易频发感冒发烧的人士,不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抵抗力来预防呼吸道疾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