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愚公先生的太极知彼功夫发在哪儿?
太极拳练习分成两部分:<br>一、知己功夫<br>(1)松腹腔<br>这时架子不宜太低,注意自然呼吸,快者半年,慢者三五年。<br>(2)松肩井<br>盘架子稍节领劲(从张志俊先生那里借来的话),关键是着感觉,没找到感觉的人一生都有可能肩没松下来。<br>(3)松潭中穴<br>这步有难度。盘架子,推手都不能顶,也不能丢,打拳意在脚底,祝大彤讲的‘太极脚’这个时候要注意。同时要注意生活饮食规律,比如熬夜,暴饮饱食,房事不能过度等。普通的练太极拳者这一关很难通过。<br>(4)松夹脊穴<br>关键是尾闾要中正,呼吸要平稳(一般的这个时候,腹式呼吸都因该做到了)。打拳要慢,心要静,在于一个‘养’字。<br>(5)松尾闾<br>这是进入太极拳融融境界的关键一步。靠打拳,盘架子很难达到这一步,要占桩(比如李伟的无极桩等),或者练八段锦之类的内功练习方法,各个门派都有自己独门的练法,老师教这一步,才算真正的传你内家功。<br>(6)松胯<br>一般尾闾通了以后,这一步会水到渠成。有的人先天条件好的,本身跨就很松,比如足球运动员要求胯要松的好。<br>(7)松膝盖<br>这步太难了,这一步到了,散手的功夫才会上来,否则也只是推手玩拳的,上不了战场。许多民国的太极拳大师这一步也没做到。<br>(8)松踝关节<br>(9)松脚面<br>(10)松脚底<br>这十松,都是实实在在地,松下来的人心知肚明。如果你没有感觉,就是没松下来的。到了这十松,才能做到‘脚下飘着走’。否则脚下飘着走不过是一句空话。<p>二、知彼功夫<br>知己功夫,是内家拳的共法,甚至道家的修炼也要这样走。<p>知彼功夫才是门派地划分标志。太极拳的知彼功夫练法如下:<br>待续。<br> 培元方可知己,试力便可知彼。 好贴,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