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发表于 2005-10-28 15:48:00

<DIV class=quote><FONT size=1><B>以下是引用<I>sharpstone</I>在2005-10-25 22:08:00的发言:</B><BR></FONT><br /><P><FONT size=1>因为太极拳的设计着眼点太高,绝大多数人连不成真正的太极虽然有些沮丧,但也在情理之中。</FONT></P><br /><P><FONT size=1>其实太极拳也可以作为外家拳用,而且太极拳的拳式也是很高级的外家拳。所以有些太极者用外家手法制敌,也不过是他本身的内家手法不足的补偿而已,毫不足为奇。只是太极功夫越高,用外家手法越少而已。</FONT></P><br /><P><FONT size=1>太极拳师使用“内外”手法,也正是太极哲理中的一部分,即内中有外,外中有内。</FONT></P><BR></DIV><br /><P ><FONT size=1>太极拳的设计着眼点正是人们生活的写意焦点。绝大多数人练不成是因为他们没有吻合的心理,万事都以自身为重,虽在情理之中,但也应该反醒。<o:p></o:p></FONT></P><br /><P ><FONT size=1>世人都知,太极拳包罗万象。它是宇宙间自然事物运动变化的总结,它一直在告诉着人们什么。既然如此,那么太极拳应归哪家?</FONT></P><br /><P ><FONT size=1>什么是外家?什么是内家?能为人所用者都是自家,世间的事物就是那样的,千万不可轻易地去评价是与非,不然自己就错了。<o:p></o:p></FONT></P><br /><P ><FONT size=1>我用筷子吃饭,你也用筷子吃饭,能说你吃饭的方式是我们家的吗?<o:p></o:p></FONT></P><br /><P ><FONT size=1>拳无内外之分,只是入门途径不同而已,但焦点是相同的。<o:p></o:p></FONT></P><br /><P ><FONT size=1>你拿来一块砖头,随便扔到河里,然后你就看不到砖头了,那是因为水能容。你若再用一块砖头,用最极限的速度掷到河里,或许那块砖头会四分五裂,那是因为水不能容。<o:p></o:p></FONT></P><br /><P ><FONT size=1>谁都知道事物会出现物极必反。<o:p></o:p></FONT></P><br /><P ><FONT size=1>以上以水做例,同样的水,它也会遇柔则柔,遇刚则刚。那么,究竟它是外家还是内家呢?</FONT></P><br /><P ><FONT size=1>兄最后一句话总结的很上档次。<o:p></o:p></FONT></P><br /><br>

sharpstone 发表于 2005-10-29 04:31:00

<P>茶先生能在繁忙中抽出时间对本贴进行逐句评论,实在是本帖之大幸,也是本贴浏览者之大幸。<p></p></P><br /><P>”未动先知”对每个练太极拳的人来说的确是一个极限的挑战。估计还要靠一定的悟性才行。<p></p></P><br /><P>还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认为即使都能做到接手、造势和作用,也未必是太极拳技击之精华,太极的技击思想是否“借力打力”,还需三思?<p></p></P><br /><P>如果太极兄弟们能静下心来讲茶先生的话仔细看看,也许不会太在意太极拳起源于谁,也许不会太在意师傅或师祖是不是曾经名超一时,也许不会太在意某某人用的是不是太极手法,也许不会太说太极不能打人。<p></p></P>

dianbeng 发表于 2005-10-29 07:04:00

<P>楼上最后一句的意思就是要大家忘了祖宗?</P>

sharpstone 发表于 2005-10-29 10:37: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dianbeng</I>在2005-10-29 7:04:00的发言:</B><BR><br /><P>楼上最后一句的意思就是要大家忘了祖宗?</P></DIV><br /><P><br /><P>祖宗自然是不能忘的。不过最好的“不忘”是将他们希望我们做好的事做好,而不是挂在嘴上。</P><br /><P>地球上的人到现在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谁,我敢说绝大多数中国人整天将3黄5帝挂在嘴边,却既不知道3黄,也不知道5帝。也没有多少中国人能说出他10代以前的祖宗的名字 (随便问一句,你能说出来吗?),谁说自己忘了祖宗了?</P><br /><P>毛泽东才离开我们不到30年,看看现在有多少关于他的书,你能说出来哪一本是真的吗?更何况是几百年前的太极鼻祖呢?历史的问题有历史学家,我们的任务是练好太极。</P><br /><br /><P>请先生明察。</P>

“茶” 发表于 2005-10-29 21:07: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harpstone</I>在2005-10-29 4:31:00的发言:</B><BR><br /><br><br /><p><br /><P>还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认为即使都能做到接手、造势和作用,也未必是太极拳技击之精华,太极的技击思想是否“借力打力”,还需三思?<br /><p><br /><p></DIV><br /><P><FONT size=1>&nbsp;&nbsp;要找到核心,也就是事物运动的核心,这个核心也是根本。其实它一直存在着,只是人们不认识它。它是活的,它会改变,它无处不在。它需要人们用第三思维的眼光去认识它。</FONT><br /><P ><FONT size=1>&nbsp;&nbsp;你可以用笔在纸上画上十字线,在十字线上再摞个十字,以此画下去,你能看到什么?这里面应该有个有形和无形的关系。在论坛里我很不情愿这样谈,是怕网友们有意见,说“玄”了。<o:p></o:p></FONT></P><br /><P ><FONT size=1>&nbsp;&nbsp;太极拳散打搏击需要有人去点化,给一个方向。可朋友们都不能放下自己,我就没办法了。<o:p></o:p></FONT></P><br /><P ><FONT size=1>&nbsp;&nbsp;求学,是有求才能得,不求不行,求了说明有心。就如一杯水一样,你喝下去了别人才能给你倒,你不喝说明你不渴,也没人给你倒。<o:p></o:p></FONT></P><br /><P ><FONT size=1>&nbsp;&nbsp;兄所说的借力打力,其实没错,我只是说三思。它只是太极拳的一部分,它代表不了全部。如果没力可借,你怎么办呢?太极拳是一种追求和谐的拳术,太极散手可以采取科学的补泄方法去追求和谐。<o:p></o:p></FONT></P><br />

“茶” 发表于 2005-10-29 21:19: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dianbeng</I>在2005-10-29 7:04:00的发言:</B><BR><br /><P>楼上最后一句的意思就是要大家忘了祖宗?</P></DIV><br /><P>&nbsp;&nbsp;祖宗虽然早已不在了,但他们的精神依然存在,我们不能忘记。可我们还活着,问题的关健是我们如何当好后人的祖宗。</P>

亦凡 发表于 2005-10-29 23:32:00

<P>顶!茶兄言语精辟,切中太极拳搏击之要害,字字珠玑。前天采访茶兄时,正遇上给学生上太极拳散手搏击课,随意录了下来,整理后将上传至影视中心与大家分享!</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9 23:34:38编辑过]</font></div>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这才是太极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