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gczl 发表于 2015-7-7 16:19:28

太极拳架与推手的关系 2

    舍己从人,人刚我柔随,处处不顶撞,根据对手用力方向大小随之而变,使其力始终不能落在我重心上。要用听劲,听劲非用耳听,是与敌触点和气场感应之功能,探知对手消息;久练自身之敏感度,查知对手重心力点,是做到后发先至的基础。听劲时自己的气血要匀称浑圆,体要轻灵;放松才能转换自如,听得到劲,自身也才可高度协调。要沾粘,与对手接触后,轻轻的依附在他身上,逆来顺受,随其而动,彼用多少力,我称多少力,勿使其通过触点发力与我身上,不得知我重心,要缠绕、善结、无绳,此为用力的方向与变化,使对方如陷天罗地网,有手不能用,用脚不得力。   推手中的不顶不丢 不丢,是我随彼动的同时转化为自己进攻的阶梯动作,以自己触点粘住对手触点,同时用自己重心向下迫使对手陷于不利体位,再将重心加速向下,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将对方发放。不顶,是人进我退,人刚我柔的动作,通过触点听化对手进攻的动作,要做到彼进一分,我退一分,不多不少。退多是丢,退少是顶。同时,劲走弧线旋转,方可将对方“引进落空”,不然就会“引进落实”,自受外力冲击。 不顶不丢的动作首先在腰,次在胸脊,尔后才是手。双手接触后,腰腿微转,角度力点即转换,自己重心也变换,并时刻注意身体“中正安舒”。 推手中的懂劲 推手的懂劲,运动要忽隐忽现,似有实无,似无实有,虚实刚柔,变化无常。功夫纯正者,随对手来劲动向沾粘,丝毫不差,内劲潜移,意在人先,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接触对方何处即向何处发劲,拘泥形式,随意而发,做到彼刚来,我以柔应,柔中有刚,圆转自如,意在人先。 郑州陈氏太极拳馆 政六街馆www.tjczl.com 转(文章仅供参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极拳架与推手的关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