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gczl 发表于 2015-9-9 15:41:05

太极拳止弊三法 2

    习拳者要想克服诸种弊端,就必须处理好心、意、精、气、神与外形动作的关系。笔者提供三种止弊方法供习练者参行。      一、以意行窍,调动经络系统活力      “窍”指穴位,人体有近700个穴位,20多条经脉,要一一去记住它较难。但记住主要经脉走向与主要穴位并不难。一是要记住任督脉走向,一是要熟悉20个左右穴位。即劳宫、会阴、涌泉、百会、命门、环跳、阳陵、印堂、人中、膻中、神阙、中冲、章门、风门、冲门、曲池、玉枕、夹脊、委中、气海、肩井等,这些穴位中包含拳家所言“十八丹田”。以手言之,在运手中,以意引劳宫穴、玄关、十宣、合谷、中冲等穴位,整个手运面貌会得到改观,以致提高太极运行水平。因为穴位并非孤立存在,它虽有独立性,但它总是与经络系统联结着,与血脉、筋脉、气路和骨髓网络联结着。主要穴窍是经络运行的枢纽点、间歇点、转换点,它也是身体运动的敏感点。因而以意行窍,便于放松肌肉与筋骨。如果习拳者念叨放松周身而不知放松周身穴位,实质上是松不下来,即便有所松也不彻底,只是停留于浅表,继而影响运拳水准。很多习拳者因为不懂此“窍”,也不实行,练拳的养生之效就打折扣。      二、以意行气,处理好心意精气神诸方面关系    心起发布命令的作用,意起执行命令的作用;精通过筋、骨、肉起落实命令的作用,气起润化命令并使之达梢节末端的作用(所谓气运“四梢”)、神起决策作用,相当于总指挥。这五者不能互相越位。如果意越位代替神,身体必疲惫,练拳缺轻灵轻利。心代替意,拳境不清静。神应该总是处在安静中的,但它对整体运拳起着严密的监测作用,且举重若轻。当拳势须要整合协调、平衡、稳定、和谐时,神便漫不经意拨一下,神不费力。具体运作由“意”完成,“意”也并非全意,不过一半意(另一半休闲)而已。意在引气,通过气的运行来运手、眼、腿、腰、身。如此的太极运作,分工明确而协调,心、意、精、气、神融为一体。  郑州陈氏太极拳馆 政六街馆www.tjczl.com 转(文章仅供参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极拳止弊三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