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太极拳真相之五
<font color="#333333"><font face="宋体"><strong><br/></strong>(转帖自苏南太极论坛 <img src="http://www.chenjiagou.net/bbs/pic/url.gif" align="absMiddle" alt=""/></font></font><a href="http://www.taijiclub.net/" target="_blank"><font face="宋体"><a href="http://www.taijiclub.net" target="_blank">http://www.taijiclub.net</a></font></a><font face="宋体" color="#333333">) </font><p></p><p> 陈氏太极拳中有不少要点(论),如“虚领顶劲”、“沉肩坠(垂)肘”、“含胸塌腰”、“曲膝松胯”等。这些要领,可谓是字字如金、一字千金。</p><p> 我曾跟随多位地方名师、全国名(大)师学习陈氏太极拳。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喜欢思考问题,也喜欢提问,我想把每一个问题都搞清楚。比如一个“虚领顶劲”,我问过所有的教我的老师,有的还以不同的方式多次问过,甚至于讨论过。这些陈氏拳师和名师关于“虚领顶劲”回答都差不多,就是头向上虚虚领着、劲向上顶(大意如此),当然还有上下对拉拔长等等。但是,我却一直有这样的疑问:</p><p> 一、要点(论)字字如金,应该是惜字如金,会这样把“虚领”和“顶劲”重复着讲吗?</p><p> 二、仅从其他如“沉肩坠(垂)肘”、“含胸塌腰”、“曲膝松胯”等等字面上看,“沉肩”与“坠肘”、“含胸”与“塌腰”、“曲膝”与“松胯”均为对不同部位的要求,虽然他们之间相互关联。但为什么却单单出现了一个“虚领顶劲”无“虚领”与“顶劲”在部位上的区分呢?</p><p> 三、“虚领”本身就自然有上顶的意思,还有必要再这样强调一下“顶劲”二字吗?</p><p> 四、如果真是重复,如果真正做到了“虚领顶劲”,下颏自然会内收,为什么陈氏太极拳里又提出“下颏内收”呢?</p><p> 这里面会不会少了点什么东西?有人说太极拳论系抄袭(姑且不论真假,我不争论这个问题),会不会出现了什么遗漏?</p><p> 几年了,这个疑问和一些其他没搞清楚的东西一直留在我心里,直到最近我接触了心意六合拳,才终于弄明白了“虚领顶劲”。</p><p> 心意拳对头部的要求是中正不斜。如何做到呢?简而言之,一是头顶百会穴,即“虚领”(与以前我所学陈氏太极拳一样);二是额部天庭须有向前的顶劲,即“顶劲”,这两者合在一起称为“虚领顶劲”,其中“虚领”有助于竖项,“顶劲”有助于收下巴。也有人或拳派将“虚领顶劲”称之为“顶头竖项”。“虚领顶劲”(顶头竖项),是各派拳术的共同要求。</p><p>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东西,让我费了几年的心思。呵呵,很好玩。现在明白了,我练习这个要求时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在“虚领”的基础上,额部天庭劲轻轻向前一顶,头部保持中正,下巴自然收好,再体会一下沉肩坠(垂)肘”、“含胸塌腰(拔背)”等等,也许会有一个“整”与"合"的感觉与收获。</p><p> 我的经历,可能与大家不一样,也许你没有走过我所走的弯路,那就太好了。<br/></p> <a href="http://www.taiji.net.cn/bbs/dispbbs.asp?boardID=15&ID=7130"><a href="http://www.taiji.net.cn/bbs/dispbbs.asp?boardID=15&ID=7130" target="_blank">http://www.taiji.net.cn/bbs/dispbbs.asp?boardID=15&ID=7130</a></a> 有收获 本帖最后由 太一老人 于 2012-9-20 19:59 编辑虚领顶劲应为虚灵顶劲。而且顶不能当作动词用。不是头往上顶,如果非用虚领顶劲,则应理解为不领顶劲。练拳时从脖子以下全部放松,头在脖子上边松松的放着,是头顶上边的一种感觉。顶劲应理解为顶上的劲,而不是往上顶劲。进入http://wy02986271826.56.com空间,看陈氏太极拳(小架)在美国纽约曼哈顿金融街铜牛前、时代广场、世贸大厦演练。 怎样理解太极拳?怎样找到好的太极拳老师?
详细内容请点击播放以下视频
http://www.56.com/u53/v_NzMxNTUyMzQ.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