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eqin110 发表于 2005-10-7 22:40:00

哪有图,,,

zptjs 发表于 2005-10-10 09:42:00

假洋鬼子听课的学费是很高的啊

三板斧6235 发表于 2005-10-10 19:40:00

“道家和佛家的阴阳”?你丢人现眼把网友们大牙笑掉,医药费的合计会很高的啊

zptjs 发表于 2005-10-11 12:02:00

<P>不要紧,对于精神错乱如砍柴者之类者,我免医疗费,仅仅收取药品费。</P><br /><br /><P>很便宜的哦,要不要试试?</P><br><br><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1 12:03:23编辑过]</font></div>

jinfeng6089 发表于 2005-10-12 11:48: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zptjs</I>在2005-10-11 12:02:00的发言:</B><BR><br /><P>不要紧,对于精神错乱如砍柴者之类者,我免医疗费,仅仅收取药品费。</P><br /><P>很便宜的哦,要不要试试?</P><BR><BR><BR></DIV><br /><P>此类之病入膏肓者,当加倍治疗收费,否则,他不会感激你,还会觉得软弱可欺(而不认为是客气),在此,请ZP兄参考。</P>

ocean11 发表于 2005-10-12 17:53:00

<br /><P>请教各位,陈式小架是否是太极拳?和其他几种有什么关系?听说,陈鑫这一支传的都是小架拳,其著作也是以小架拳谱而作的。<br>另外,听说杨式以前也是传小架的,到杨澄甫以后才传大架的(据说,杨澄甫也是听别人的意见修改拳架)</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2 17:56:51编辑过]</font></div>

jinfeng6089 发表于 2005-10-13 11:13:00

<P>首先,陈鑫的“小架”的名称至今没有正式著作研究过,因为就根本没有流传家族流传下来;这也说明所谓“世传”某一个拳派的荒谬;</P><br /><br /><P>其次,杨家并不是只有杨澄甫传大架,而且杨家的拳术至今也很难分别所谓大、中、小架在着式与用劲上的本质区别,仅仅是演练的风格不一样而已。</P>

ocean11 发表于 2005-10-13 17:52: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infeng6089</I>在2005-10-13 11:13:00的发言:</B><BR><br /><P>首先,陈鑫的“小架”的名称至今没有正式著作研究过,因为就根本没有流传家族流传下来;这也说明所谓“世传”某一个拳派的荒谬;</P><br /><P>其次,杨家并不是只有杨澄甫传大架,而且杨家的拳术至今也很难分别所谓大、中、小架在着式与用劲上的本质区别,仅仅是演练的风格不一样而已。</P></DIV><br /><P>谢谢说明!俺觉得搁置争议为好。毕竟太极拳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技艺,片面强调反而有违太极的道理。<br /><P>现在的社会环境与前辈的不同,有些前辈的所作所为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强调以前的错误,对现代人修练太极没有太多的指导意义。以前的拳师,不把别人“批倒”,自己的生存就有问题;现在的人,就不必了吧。<br /><P>一门拳术得以留传的前提是,每代都有能传拳的明师或者功夫高的拳手,单纯从功夫或理论上评价拳术的高低,应该还不全面吧。</P>

问天 发表于 2005-10-14 08:38:00

<P>非也非也</P><br /><P>1、分歧要看是什么样的分歧。是技术细节,还是根本问题。所谓求同存异。但是倘若从头到尾就毫无相似之处,这种争论是不可搁置的。也可以说是你死我活的。两者不可共存,必有一真一伪,无论从学术还是对历史的尊重看,我们有责任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不能让后代再糊涂下去。</P><br /><P>2、一种拳术能保存下去,根本的条件就是,有功夫的拳师。说白了,就是能打人,而且是四两拨千斤地打人,用太极拳的技术打人。至于有没有理论,只是对拳术的总结而已。身上明白了,即使说不出理来,依然能把太极拳技术传下来。陈长兴、杨露蝉等等均是大字不识的武夫,但他们都成为一代宗师,太极拳也在他们手里发扬光大,原因就是一个:能打,无敌。所以现在这些大师都别吹,上擂台试试就行。理论谁都能说,问题是有谁是能打人后再总结的理论呢?</P>

ocean11 发表于 2005-10-14 15:13:00

<P>是也是也</P><br /><P>1.论坛里的博约老师好像练两种太极,不知道他有没有帖子说明。</P><br /><P>2.您的说法对王宗岳好像不太适合。</P>
页: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首部综合性太极拳专著----杨门弟子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