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国庆
发表于 2005-12-10 09:50:00
大仙啊,能不能一次多发点啊?
桃谷大仙
发表于 2005-12-12 10:38:00
<P> 太极拳势图解》连载二十六</P><br /><P>《太极拳势图解》连载二十六<br> 上编(十六) <br> <br> 第五章 太极拳之流派(一)</P><br /><P> 从上古时期的伏羲氏画出阴、阳卦的不同图形,阐明阴、阳的区别开始,太极的原理就已经包含在里面。其后阴康创作“大舞”来宣导湮郁,黄帝作“内经”,其中所采纳的按摩、导引等各种方法,都是源于太极的原理。不过,这些还都是没有外表规定方式的运动。东汉末年的华佗根据春秋时期重要著作《庄子》(中国道家后来称为《南华经》)学说中的吐故纳新原理,与《庄子》中“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的解说结合,创编了模仿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等五种禽兽动作并且以之为名的《五禽经》,把它传授给自己的徒弟吴普。可见,最晚到这个时期(东汉、魏晋),已经开创采用固定姿势进行身体运动的先河了。</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2 10:54:05编辑过]</font></div>
桃谷大仙
发表于 2005-12-15 14:34:00
太极拳势图解》连载二十五 <br /><P>《太极拳势图解》连载二十五<BR>上编(十五) <BR> <BR> 第四章 太极拳合于易象之点 (六)</P><br /><P> 邵子(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的《衍易图》里面,谈到阴阳、刚柔、动静等地方的论述,与周敦颐的说法是略微有一些区别的。</P><br /><P> 周(敦颐)说:“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P><br /><P> 在邵子(康节)的《观物篇》里面却说:“动之始则阳生焉,动之极则阴生焉。静之极则柔生焉,静之极则刚生焉。则是动而生阴阳,静而生刚柔也。”</P><br /><P> 两个人在立论上虽然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是在他们说到动静之机、阴阳刚柔之分的地方,却对于太极拳术的帮助非常巨大,其中的关键在于读者自己的心得与理解而已。</P><br /><P> </P>
xiayiye
发表于 2005-12-18 11:48:00
希望提高连载的速度啊!
peiyaya
发表于 2005-12-20 10:18:00
<P>几天不注意,这个汉奸的言论又多了起来了啊!</P><br /><br /><P>大家应该群起而攻之。</P>
peiyaya
发表于 2005-12-20 10:25:00
<P>一套封建迷信与神话传说,完全没有证据的</P><br /><br />
静心斋主
发表于 2005-12-20 17:30:00
争着些有意思嘛
jinfeng6089
发表于 2005-12-21 10:52: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peiyaya</I>在2005-12-20 10:18:00的发言:</B><BR><br /><P>几天不注意,这个汉奸的言论又多了起来了啊!</P><br /><P>大家应该群起而攻之。</P></DIV><br /><P>大家都认可啊,你跳得是否太高点啊?<br /><P>顺便问一下,把500制钱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其中的一部分叫什么,你知道吗?</P>
peiyaya
发表于 2005-12-22 10:42: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infeng6089</I>在2005-12-21 10:52:00的发言:</B><BR><BR><br /><P>大家都认可啊,你跳得是否太高点啊?<BR><br /><P>顺便问一下,把500制钱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其中的一部分叫什么,你知道吗?</P></DIV><br /><P>真正的那一半,应该是你啊。<br /><P> <br /><P>无聊啊!</P>
桃谷大仙
发表于 2005-12-22 15:20:00
<br /><br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我将在后面的帖子里面,逐步将前面的文言文译成现代白话文,同时加快刊载速度,请大家指正啊!</FONT></FONT></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2 15:33:53编辑过]</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