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方架 发表于 2006-9-13 13:53:00

<p><font color="#ffffff" size="4"></font></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3 13:58:16编辑过]</font></div>

realwhz 发表于 2006-9-13 16:54:00

嗯,徐致一先生的书的确是名著,无论说理还是动作描述上都非常清晰,尤其适合没有老师教的人自学(比如我这样儿的,嘻嘻)。<br/>我小学的时候曾经在一家古旧书店里面掏了一本,当时仅仅是因为觉得上面的图很好玩儿(鉴泉公穿得是老式的衣服),而且才几毛<br/>钱。<br/>嗯,说到这本书,我正有个问题请教大家,是关于虚步的,我前几天也发过一个帖子请教。徐致一先生书中说弓步时两脚分别踩在<br/>一个“川”字左上角和右下角,而虚步时则分别踩在“川”字的中心和右下角。换言之,虚步时,前后脚的前后距离、左右距离都要比<br/>弓步时少(大约是一半)。但是,我看别的吴式太极拳的书,则往往只说虚步时前后脚的前后距离要短一些,而左右距离不变。而<br/>李秉慈的书里面说的就更不同了,里面有所谓的正步和隅步之分,隅步时两脚左右距离更开,从而虚步时前脚向外侧撇得更开。实<br/>际操作时,我觉得虚步如果左右脚分得很开(比如和弓步相同)时,会很难受。<br/>不知道吴式太极拳,比特是南派的拳,虚步到底应该怎样做呢?<br/>另外,徐致一先生的书里面,几乎大部分的弓步动作都会有个虚步的过渡动作,比如进步搬拦锤时,左脚需要不断地前进后退半步,<br/>从而做出弓步和虚步的动作。但是其他的书里面,因为虚步和弓步的前后脚前后距离差不多,所以就不需要进行这种调整。请问到<br/>底怎么做才合适呢?<br/>先谢谢诸位了。<br/>

太极方架 发表于 2006-9-13 20:12:00

所以要看《正宗吴式太极拳》p34

realwhz 发表于 2006-9-13 20:31:00

哦,我一会儿回去研读一下该页内容。对了,还有个问题,正宗吴式太极拳这本书里面文字和附图有好几处不相符,比方说在讲搂膝拗步时,文字里面说迈出去的腿要先成虚步,然后再前进半步成为弓步(这个和徐致一先生说的一样),但是吴英华拳照里面却没有这样的过渡,而且她的视频里面也不是这样的。像这种情况,应该是以附图为准呢,还是以文字说明为准?

太极方架 发表于 2006-9-13 23:14:00

<p>看书学是学不太好地,过渡动作没有照片显示的</p><p>另外:若在上海可在鉴泉社活动时,向各位老师请教,相信你会搞明白的</p>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买了一本《正宗吴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