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和南派的拳架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差别呢?
北派的,我看的是王培生、李秉慈等人的著作和视频。南派则是看的徐致一、吴英华、周中福等人的著作或者视频。感觉北派的动作似乎更加复杂,手法也更加多变。同样的招数,似乎北派的变化更细腻一些。 <p>我也是一个南北兼看的人。看南派的书,北派(高壮飞老先生)的教学视频。</p><p>个人的感觉是北派的拳的确细腻一些,但是南派也不见得就不细腻。可能是南派的人守着不明说罢了。</p><p>细腻是玩意儿。</p><p>看了这句话别有人不高兴,事实就是这样。快收快放之间,根本就细腻不起来。只是,如果实力差很大的话,高手用他的玩意儿就成了,还可以玩儿得很漂亮。</p><p>如果练拳不求能防身的话,练玩意儿就可以了。很好玩儿,也很有味道。真要是练到了不管什么对手都能玩儿得得心应手了,也就是一代宗师了吧。(有不同的目的就有不同的练法,别无它意。)</p> <p>恩</p><br /><div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1 16:09:31编辑过]</font></div> 南派吴大师的资料有可查.北派王大师并无任何资料可查.但从我学习的拳上看,一开始王与吴就有一定的区别. 太极拳是越练越朴素的 但是这种返朴归真、越练越朴素,应该是练拳人自己不断精进的过程吧?并不是说别人编排,让自己练习的套路越朴素越好吧? 练习套路是天人合一的过程,返朴归真,也就是越练越朴素<img src="{$root}/max-assets/icon-emoticon/Dvbbs/em01.gif" />杨式小架
我看到了一本书,是张金普写的《杨式太极拳械集粹》,里面有一章是杨式小架。我发现吴式北派拳似乎更接近该小架拳。而吴鉴泉老先生的拳似乎从开始就和北派的不同,比如早年吴鉴泉先生的弟子吴图南的拳架就和现在的南派拳相当接近 我认为太极拳并不必追求拳架之间细微的差别,关键在于内在的东西,无论何式太极,总之太极劲则为一。就是一个师傅传十个徒弟,还各有差别各有体会呢。 一种艺术,如果没有发展、变化,它就“死亡”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