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yihunyuan 发表于 2010-5-11 17:44:52

任孝杰 任 意 混 圆 养生太极拳培训班

任 意 混 圆 养生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练拳健身运动。练拳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以提高阴阳自和能力——即西医所说的抗病康复能力 有疗疾健身、修身养性、健美益智,开悟智慧、激发潜能、技击防卫,达到维持健康、提升气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本信息来源于赶集网ganji.com<br />任 意 浑 圆 养生太极拳是有任孝杰大师所创编的 取随心所欲 任意发挥 混合各家所长 追求圆韵灵活 不拘一格之意 。它以杨式大架太极拳为基础。融入了陈氏 混元式 以及少林拳的技击 演练起来更轻松更圆韵 更注意关节活动、变著转势。演练时立身中正,轻灵洒脱,拳势舒展大方,动作柔顺,架势可高可低,适合各种年龄层次、不同体质状况的人锻炼。 <br />精神意气取决于思维的内在活动,不容易讲得清,难以理解。太极 拳的架势动作是外在形式,看得见,容易学,可以依样画葫芦地模仿。 不明白太极拳的身心兼修的人,学习太极 拳只以“形似” 为目标。 有些不负责任的拳师,办班“教拳”,只教外形动作,不讲用意运气。有人编书、出VCD,也只讲架式,不讲用 意运气。加上有些太极拳比赛,只以外形动作为标准、不讲评内功……如此种种原因,使得“太极操”太多,太极拳难 见,使得许许多多练拳健身者没有能取得应有的锻炼效果。 <br />主教练;任孝杰;河南项城市人。少林俗家弟子。国家级散打教练。曾任少林寺武术馆散打教练。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小架传人。习武至今已三十余年从没间断。其习练的太极拳已将陈氏。杨氏和混元冯氏以及少林散打技击融为一体。对太极拳有自己独特的见解。2000年来长安开始授拳。曾多次受到多家电视台采访并应邀参加长安组歌大型MTI拍摄。2008年被评为太极拳当代精英人物。同年被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聘为太极拳教学顾问。2009年被全国工商联国学文化管理中心聘为国学文化武术专家。。

拳拳 发表于 2010-5-30 19:26:02

王培生传吴式太极拳,文升兰老师亲授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地质大学]<br /><br />文升兰先生:一九三五年生人,吴式太极拳第四代主要传人之一,她曾随蒋玉坤,田秀臣等名家学习杨式,陈式太极拳,后入吴式门,随吴式太极名家,太极拳技击大师王培生学习吴式太极拳,八卦掌等武学。学拳二十多年深得真传,文老师尊师重教,曾在国家教委、人民日报社、气功协会等地代师授课多年,以其标准的拳架,诲人不倦的教学,深得学员赞誉。文老师早年身染重病,通过太极拳修炼,不但自己的身体康复了,还指导不少人战胜了疾病。她对内家拳及其教学有较深的体悟,常年在地大,清华,北大等地开设吴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等培训班。<br /><br />王培生宗师介绍:著名的武术家,吴式太极拳名家。十二岁起修习武学,先后拜张玉莲、马贵为师,学习弹腿、形意、八卦。后入吴氏太极门,拜杨禹廷为师,王老先生一生致力于继承弘扬中华武术,潜心研究武术攻防技艺,钻研太极拳理论著述丰富。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王培生作为北京吴氏太极拳掌门人与上海鉴泉拳社的吴英华社长,一南一北相互呼应,形成吴氏太极拳史上第二次的“南吴北王”,对吴氏太极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贡献。<br /><br />授课内容: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在继承传统吴式太极拳基础之上,融入王培生老先生的武学精华,每招每式具有明确的健身和技击作用,学起来比较吃功夫,标准高,适合各个年龄段,尤其是年轻人。本套拳内涵丰富,每次班都有不同层次的学员,学习多次仍然有新的体会和提高。<br /><br />教学特点:注重培养学员的感觉,对定势站桩要求严格,每个人都要达到要求,姿势做对了,就有明显的感觉和锻炼效果,对于各种慢性病有很好的康复作用。老师授课诚心实意,耐心细致,严格而不失生动,使学员身心收益,领悟传统武术的丰富内涵。<br /><br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班 联系电话:010 - 81839588 每周六下午<br />北大班 联系电话:1 5 8 0 1 6 9 2 0 2 6 &nbsp; 每周日上午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本栏开设“各地培训信息”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