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缘于道家,道家始祖:老子。老子著:道德经。道德经有云:“心使气曰强”。考考
<p>“以心行气,勿令沉着”这句话对吗?</p><p></p> <p>我所看到的三个道德经注释的书籍都是如此解释的,大意相同:</p><p><strong>第一种解释:</strong></p><p><strong>心使氣曰強。<br/></strong> 註:用心來苦撐身體,掩飾其弱以為是強人。</p><p>第二种解释:</p><p> 用心来引导意气就是逞强。</p><p>第三种解释:</p><p> “没有麦子推空磨”。</p> <div class="maxcode-quote"><b>以下是引用<i>dagou123</i>在2007-1-1 18:53:00的发言:</b><br/><p>“以心行气,勿令沉着”这句话对吗?</p><p></p></div><p></p><p><strong><em>dagou123</em></strong>网友这句话本来就是错误的!没什么可以探讨的了。</p><p>《十三势行功心解》云:“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p><p>这里“务令沉着”的“务”和<strong><em>dagou123</em></strong>网友所说的“勿”,是截然不同的!</p><p>“以心行气,务令沉着”的意思,大概是指以心行气者,即所谓意到气也到了,则意能沉着,气方可收敛入骨,并非是要格外运气矣</p> <p>我打的是"勿"字吗?我看看,哦,我晕啊,竟然是的,我是用拼音的.</p><p>对不起,现在更正一下,:"以心行气,务令沉着,......"对吗?</p><p>特别强调,本人喜欢太极,也喜欢道德经、论语等古典书籍。谢谢<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danielpeng朋友的指正。谢谢。</font></strong></p><p><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strong>但是,</strong><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道德经》中还有一句话:“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的意思基本如下:</font></font></p><p><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 [原文] <br/> 反者道之动①,弱者②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③,有生于无④。 <br/> [译文] <br/>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br/> [注释] <br/> 1、反者:循环往复。一说意为相反,对立面。 <br/> 2、弱者:柔弱、渺小。 <br/> 3、有:这里指道的有形质,与一章中“有名万物之母的”的有“相同。但不是有无相生的“有”字。 <br/> 4、无:与一章中的“无名天地之始”的“无”相同。但不同于“有无相生”的“无”。此处的“无”指超现实世界的形上之道。 </font></font></p><p><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font face="宋体" color="#000000">在《周易参同契》中进一步明确表述为“反者道之验,弱者德之柄”。这些话说明,道家的功夫用弱不用强,是炼柔气的功法。</font></font></p> <p>是不是很玄妙?</p><p>“反者道之动”:指“道”的运动,有两层意思,</p><p> 1、反通“返”,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向前会再回到后,向上会再回到下,向左会再回到右,日日夜夜,年年岁岁,循环往复,无穷无尽。</p><p> 2、反指事物的反面,老子告诉我们,万事万物竟然在一开始就走向他的反面,生走向死,少壮走向老弱,美丽走向丑陋,“动”到“静”,“静”到“动”,新鲜终成破旧,沧海又成桑田。</p><p> “弱者道之用”是指道的方式,我的理解如下:</p><p> 生天生地生万物的“道”,在作用于天下万物时,是非常柔弱的,人的成熟、衰老,动植物的繁衍生息,乃至宇宙万物。道,无处不在,而又“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尾”,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