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论桩功的境界

2009-12-28 08:26|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9181| 评论: 0

摘要: 一)师祖芗斋公曾经以清末诗人王国维先生一首诗来比喻练桩功的境界: 凡成事者皆需经历三种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练功的境界「不悔」学者须坚信不疑, 有百牛挽之不动的决心…坚持三、四年, 即觉 ...


        (四)『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西楼, 望尽天涯路』: 「望尽天涯路」
须信天下拳道之至妙, 尽在此中, 而他家所无. 从生理上持桩五、六年即觉两耳膨胀, …颈项挺拔…同时肢上之感觉渐渐漫延至臀部和腹部, 至四肢感觉日增焉. 臻此境界即天趣盎然, 然所发力还非源自腰脊而是梢节之机械之力也.
在老师指导下五、六年, 除了站桩换劲, 最大的困扰不是来自身体膨胀的是否出现, 发力是否来自腰脊, 而是对意掌握的似是而非. 偶有一天在站桩之中得意来访, 觉得悠然自得, 趣味无穷. 第二天就不一样了, 刻意去找反令周身僵硬. 每次站在那里, 一面承受捱桩的枯燥乏味, 肩膀针剌般的痛楚, 一面承受心有不甘的矛盾; 有时偶有所得, 自以为是至理正轨, 换来老师一句冷言: “这一点都不是.” 内心的失落和无助, 又岂能为他人所理解. 相信这才是「望不尽天涯路」之苦。
芗斋公既写得出来, 自己自然也曾深受此苦. 这“凋树西风”可能只是无止境的等待, 至于等的是什么? “茫然”… 最后令无数追随者在谋望的苦海中浮沉, 或甚至中途放弃者比比皆是也。
      
      (五)『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从心理上谓之「回首」
弹指挥手, 无非天籁, 回过首来再看, 十年来所操各法, 皆如敝履, 理应弃之沟壑而不惜. 初步所练即成正果.
到有朝一日「意」出现的频率渐渐增加, 感觉也愈来愈确实, 最后感觉与身体合而为一, 关节也自然地松开, 周身都轻松自如, 站桩再不为苦. 自然便知道意感为何物, 明白意之真实, 不是虚构出来的. 了解了意感, 进境便会出现于不自觉间, 而且妙趣横生, 不可言喻. 此时便会知道, 果是"一经上手, 平凡无比". 甚至发现蓦然一瞬之间, 意, 果然是俯拾即是的东西而已. 再看自己时不禁感叹时光飞逝. 从前各种自以为是的作法操练, 都是学拳的障碍, 自寻的烦恼, 是"理应弃之沟壑而不惜"的.
膨胀感觉从四肢到腰脊, 直达各道臊根, 却觉整体如铸, 身如灌铅, 肌肉如一, 行走步似趟泥, 抬手锋棱起. 身动如挟浪, 腰脊板似牛, 臻此境界, 动则自有奇趣横生之感, 所发之力始能均整, 技击之资备矣.
走步如趟泥, 一般人都以为趟泥是有被地面吸住的感觉, 是一种形态, 甚至要走起来有某种特定的形式, 原来趟泥却可以有另一重理解. 只因现代人赤脚走过泥泞的只怕不多了. 走步如趟泥的感觉原来十分温馨, 有一种暖烘烘而且温柔的感觉, 每一步走起来都似走在软垫子上, 感觉真的犹如狸猫之迈步, 舒服无比, 轻松自在, 快时不失沉稳, 慢时不失轻灵. 也许这就是星垣公所言, 举手投足就是的功夫吧. 到这是又何必介意什么是四如境界呢!

 

12
3

点赞
4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