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有有话:真功夫在民间。
放到现在,真不真不说,反正,在民间这个以谋生为主体的生活中,还能坚持太极拳,不能用痴迷,也要说是酷好了。
但是,民间毕竟不是官方,尤其是农村的民间,人、财等各方面都有局限。以前,他们以教拳、走镖为生,不知这些民间高人们,你们在民间还好吗?
不久前,发生了一件事儿,来自太极拳发源地的陈家沟太极拳名家代表团一行六人来到荷泽的洪传太极拳拳馆,举办了一个“陈家沟、菏泽太极拳友联谊会”。在洪氏太极拳网站上,这个事件被当作一件大事儿,挂出了照片,而且把整个过程都作了报道,包括主人的讲话。
这个事儿很有意义。不仅表明民间的太极拳交流很活跃,也表明太极拳的民间原生态的一些特点。
1、对拳术态度极为认真
与城市里忙碌的人们抱着玩、健身等三心二意的目的相比,他们,的确,就是爱,就是好这个。这一点,在这次活动里体现得非常明显。没人出经费,他们千里相访,在村里巷间挂上大大的横幅,就象县里开人大会那样热烈。
他们认真地拟了讲话稿,非常正规。
他们有主持人(我想两边站的就是)
他们的会议议程非常紧凑,而且丰富,宾主双方各自表演套路,且展示了其他的技艺。
如果不是认真,他们完全可以当作一次旅游。但从他们的态度上看,这不是一次旅游,而是一次真的——联谊会。
2、官方化、规范化
这个活动,比起哪怕武协的一次出巡,都要极为微小,简直是杯中风浪!但是,我们能够看出他们的努力。这个活动叫联谊会,象黄埔军校老学生聚会那样的气魄。他们组成了一个团,其实就是村里几个练拳好的骨干,他们叫太极拳名家代表团。其实就是村里的几间平房,从外面看,还不是特别好的房子,他们叫拳馆。只不过是一个小的演武场,他们的标语是:展太极雄风!
这显示了他们的心气。武术人、太极人的心气。
别看武协会长没来这儿,他们却有着自己想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的武术,还真的在民间。
3、知识水平不断提升
从过去一抱拳,说声请教,到现在长篇大论,堂堂之阵,决不是识几个字就能做到。这是整体太极拳人,或者说武术人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提升的结果。
4、民间还是比较简陋的
那些横幅挂在普通的砖瓦房之间,让城市的人们看了,觉得是不是反差太大。那些寻常巷陌,是不是与拳馆的感觉有些差距?这是真实。这是原生态。民间,还需要扶持。
5、太极拳的整体意识
低下,往往有很多人在议论,谁的拳最正宗。他们却认认真真地拉起手来,交流拳技。这是真正的太极拳人,武术人。天下武术,万法归宗。太极拳走到一起,是大势所趋。不需要争论,他们靠感觉就能走到一起。
这是民间的智慧,民间的力量,民间的务实。
民间的原生态,真的有他的迷人之处。
背景资料:陈家沟、菏泽拳友联谊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