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太极资讯 查看内容

太极拳电视专题片《温县·太极》在陈家沟开拍

2012-7-7 18:32| 发布者: 清风轩| 查看: 10317| 评论: 0

摘要: 整个影片以传统的太极文化体现太极拳,从东方传统文化和思想中解读太极拳,从发源地温县到太极拳的流派、一招一式、从细节中全面解析太极拳。 通过影片讲述太极拳不仅仅是一项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更是东方文化的传承 ...


##

电视专题片《温县·太极》脚本
  
 温县 •太极专题片
温县 • 太极
                                                
(片头)
     阴阳中,可窥天地。
     变化中,契合日月。
     演变中,通达天下。
     张弛中,动静乾坤。
      一套太极,安天下。


 

(出片名)
温县 • 太极

(上篇)

文 •  太 极
         太极,中国古老易文化尊奉的最高境界。
       《易传·系辞》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古人将阴阳的统一体称为“太极”,任何事物都可以看作是由阴阳两方面组成的。太极分为阴阳,阴阳又称“两仪”。动、刚、强、热、雄、外和向上,称为阳;静、柔、弱、寒、雌、内和向下,称为阴。阴阳双方的此消彼长,推动着世间万物的交迭相胜、更替变化,这就是中国太极文化久盛不衰的神奇和精髓。
       纵观五千年文化历史,从先秦诸子百家、两汉儒学一统到魏晋玄学争宠、隋唐佛学普及,从宋明理学至上到近代思想的自由爆发,历代中国的流派思想和理论哲思,无不教化于太极文化之根本。公元1600年出生于河南温县陈家沟武术世家的陈氏第九代传人陈王廷,深受太极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更是将太极的宗旨理念与强身习武融会贯通、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后人尊称之为太极祖师。

(中篇)

武 •  太 极
      《易传·系辞》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而太极,则起源于“河图”与“洛书”。地处黄河与伊洛两河流域交汇处的中国温县,与人祖伏羲演绎八卦的画台相河而望,作为太极文化的发轫之地、中华文明丹田之地,温县亦由此而闻名天下。
        伴着太极文化滋养,温县陈家沟孕育出太极拳的创始人陈王廷,见证了太极拳文化的诞生和发展。
      陈王廷自幼饱受河洛文化熏陶,擅长拳法,青年时在河南、山东一带征战走镖,负有盛名。明末清初,时局动荡,陈王廷报国无门,隐居乡里,潜心研究易学,收集整理民间武术。在家传拳术的基础上,将众家武术之长融汇合成,加上自己平生习武所悟,创编了一种全新的武术套路。
        陈王廷创编的武术体系,理根太极,秉承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阴阳生克之理,汲取诸家武术之长,融中医经络学与道家导引吐纳术为一体。这种刚柔相济、阴阳互化、变幻莫测、威力无比的武术拳种就是“太极拳”。
      太极拳包含哲学,医学,艺术,军事,文学,儒、道、佛、医、哲、美等多种文化元素。它以“中庸”为体,以“无用”为用,集儒家的“仁义为本”、佛家的“慈悲为怀”、道家的“无为而治”等诸多理念于一体,融入了中华医学、哲学、美学的精髓,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在武术上集中展现的历史产物。
       传统哲学中的太极阴阳学说是太极拳理之根,道家的内丹修炼术是太极拳内功之本,传统中医学的经络学说是太极拳法的依据,太极拳的战略、战术与中国传统兵法一脉相承,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则赋予太极拳其独有的神韵。因此,太极拳是所有武术门类中,惟一具有搏杀和养生两种功能的武术。
太极拳的三百多年传承与发展中,人才辈出。而陈长兴、陈有本、陈清平和陈鑫的出现,则把自陈王廷此后百年仅仅在陈家沟陈氏家族内传承的太极拳,不断发展、衍生,与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发扬融合,使太极拳从此走出陈家沟、走出温县、走向了世界。
      陈长兴,字云亭,太极拳第六代传人。他在祖传套路的基础上,精炼归纳,创编出太极拳大架一路和二路。其特点是步法大而轻灵,手法灵活多变,外柔内刚,爆发力强,秉承传统而又见特色。
      陈长兴首传外姓弟子河北永年人杨露禅。杨露禅在十八年间、三下陈家沟学艺,逐渐衍变出杨式太极拳,师从杨露禅一系的弟子后人则根据自己感悟先后创出了吴式太极拳、李式太极拳。
       陈有本,字道生,太极拳第六代传人。他拳艺精湛,造诣极深。在原有家传套路的基础上,创编了一套以身圈劲路变化为主体、手法从略的太极拳。较陈长兴所传的太极拳套路动作简练紧凑,步小灵活,古朴典雅,劲顺气厚,并以松柔入手,积柔成刚,刚柔相济。后人称之为“太极拳小架”。
      陈清平,太极拳第七代传人,自幼随族叔陈有本习练太极拳小架。太极拳小架套路基础上再为改进,改为小巧紧凑的拳架,形成与师不同的小架太极拳套路。后陈清平移居赵堡镇,开馆授徒,后人称为太极拳赵堡架。到民国初期,师从陈清平的弟子和后人结合习拳的心得先后创编了武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忽雷太极拳、腾挪太极拳、忽灵太极拳和孙式太极拳。
      陈鑫,字品三,太极拳第八代传人,清末岁贡生,是近代中国武术史上的著名太极拳理论家。他从1908年起,历时十二年,完成了太极拳发展史上第一部系统理论书籍《太极拳图画讲义》,为太极拳的多形式传播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自明清以来,中国温县陈家沟这个世代以农耕为主的小村庄,先后走出了陈王廷、陈长兴、陈有本、陈清平、杨露禅、陈鑫、陈发科、陈照丕等一百多位名闻华夏、威震八方的太极拳大师,出版了四百多部太极拳理论著作和教学电视片,为温县赢得了中国武术之乡的美誉。
三百多年来,世代相传的太极拳由陈氏一家的独家武术秘笈,衍变成了广播海内外的陈式、杨式、和式、武式、忽灵、忽雷、腾挪、李式、吴式、孙式等十大流派,使得太极拳这枝武林奇葩异彩缤纷,绚丽多姿。
       如今,发源于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成为了中国武术文化对外交流和发展的重要代表和符号。

(下篇)  

天 下 太 极
       太极拳,集多门艺术之交融,它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自然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犹如气血按摩、陆上游泳的高级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对促进民族认同,增强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太极拳,聚多元文化融合,将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所蕴含的奥林匹克精神和身心兼修的独特魅力取得了国际化认同,使它成为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窗口和中国与世界友好交往的桥梁和纽带。
       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贺龙等先后在不同场合对太极拳的壮大和全民健身发展广大提出了目标和要求。
       1956年,国家体委组织多位太极拳专家,编成易学、易练、易记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在全国推广。
      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给太极拳全面发展营造了巨大的空间,使太极拳进入了全球推广普及期,邓小平同志亲笔题词“太极拳好”。
改革开放以来,陈家沟尚武之风得以恢复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名闻遐迩的太极拳师,他们往来于世界各大洲,传播太极拳文化,在不同的国家之间、民族之间,架起了一座座友谊的桥梁。太极拳这一国之瑰宝传播海外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太极拳练习者已有三亿多人,成为一项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武术运动。
      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 自1992年第一届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成功举办以来,每年来陈家沟寻根问祖、拜师学艺、健身养生、感受太极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温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中国太极拳发源地”和“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两千多名太极拳选手行云流水的表演,让全球人类为之震撼。
近年来,温县始终把太极拳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品牌代表,科学部署、合理布局,先后组织了一百多场大型太极拳交流、比赛、研讨活动,以此带动全县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太极拳文化,提升太极拳的品牌价值,温县启动了总投资30多亿元的太极拳文化开发和陈家沟古村影视基地项目。
      时光荏苒,在数百年流转演变之后,太极拳和孕育滋养它的中国温县,正以清新稳健、淡泊坚毅的姿态,向全世界传播着最神秘的东方文化,最永恒的自然精神。
      温县太极,领袖天下太极文化;
      太极温县,绽放千年开放英姿。
      文化太极,武术太极,天下太极;
      文化温县,武术温县,温润天下。
12
11

点赞
15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26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