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查看内容

“粘、连、随、黏”与“松、柔、圆、活”

2012-7-30 11:07| 发布者: 清风轩| 查看: 6213| 评论: 0|原作者: 李亭全

摘要: 沾、连、随、粘是练内家拳者,特别是练太极拳者最基本的和特别讲究的一种劲力和招法。这种劲力,人们称之为“沾连劲”或“随劲”;这种招法,称之为“粘随法”或“随法”。沾、连、随、粘也是练太极拳者在推手或较手对 ...
     沾、连、随、粘是练内家拳者,特别是练太极拳者最基本的和特别讲究的一种劲力和招法。这种劲力,人们称之为“沾连劲”或“随劲”;这种招法,称之为“粘随法”或“随法”。沾、连、随、粘也是练太极拳者在推手或较手对抗中应该采用的重要的技术手法。
    沾、连、随、粘这四个字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沾,即沾得住,沾贴在一起;连,即连接,连系在一起,不断开;随,即跟随对方,顺随对方,要哪儿给哪儿,不丢不抗,舍己从人,逆中求顺;粘,就是如胶似漆,粘粘糊糊,使对方无法摆脱自己:而且,只有粘,才能与对方沾贴在一起。  、
    不会沾、连、随、粘,就无法“听劲”,所以沾连随粘是“听劲”的方法。不会沾连随粘就谈不上“知劲”、“懂劲”,所以,沾连随粘又是“知劲”、“懂劲”的手段。沾连随粘可以度量出对方招法的变化和劲力的大小、方向、快慢、长短、刚柔、虚实,所以沾连随粘又是知己知彼的手段。
    较手中谁粘连随粘使用得好,谁就掌握了取胜的主动权。沾连随粘不仅在对方平和的态势下运用,就是在其来势迅疾凶猛的情况下也要运用;不仅在我顺人背时使用,而且在彼顺我背,彼力大,我力小的情况下更应该使用。
    沾、连、随、粘是“知己知彼”、“以小胜力大”、“以弱胜强”等独特的技击劲力和方法,贯穿在太极拳练较手的全部过程中。
    那么怎样在较手中运用好沾连随粘呢?那就是必须把太极拳松、柔、圆、活的特点融入在沾连随粘之中。
    所谓松(是用意不用力的表现);是指全身内外各个部位都充分地放松,没有拙力与僵劲;但是松绝不是松垮、疲沓、松懈。
    所谓柔,是说身体各个部位都要柔和,柔顺,不可僵硬、死板。柔不是萎软无力,而是柔中寓刚,即外操柔软,内含坚刚,积柔成刚,化刚为柔。
    所谓圆,即环而无间,周而复始,连绵不断。圆藏太极生化之道,其阴阳相生,虚实渗透,开合相寓,刚柔互运,动静浑然。
    所谓活,即周身无滞、轻灵圆活,意贯神舒、活灵活现。
    松、柔、圆、活既是太极拳技的特点,也是太极拳练法和较手特点。松、柔、圆、活虽然表现在外,其实是一个由内及外的过程。需注意的是,练拳时的松、柔、圆、活,是自己一个人依照拳势的定向,主地舒发。其心情轻松,无紧张之感,这仅仅是“体”。而较手时的松、柔、圆、活则是“用”,其出手全无定向,必须顺随对方,舍己从人,由人而定。这就必须先排除心里和中枢神经高度紧张的压力,并且表现从容不迫,才能松、柔、圆、活,与对手沾、连、随、粘,时时刻刻做出准确的判断。所以,较手是练拳的深入与提高,也是对练拳的检验。
    较手中的松,是坚持用意不用力,全身各个部分都充分地放松,没有僵力,没有拙力。这个松是松而不懈、似松非松;是内固精神,外显安逸。
    较手中的柔是似柔非柔,能刚能柔,内含坚刚而不外露,外操柔软而迎敌;以柔软而应坚刚,使坚刚化乌有,同时,用刚时不可无柔,因为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时不可无刚,因为无刚则催逼不捷。
    较手中的圆,指自己周身为一大圆(球),浑身处处圆,即周身一太极,浑身处处藏太极,其浑浑沌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较手中的活是指八面支撑而又八面转换,八面转换而又轻灵圆活。其周身无滞,随曲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沽连随粘、随机应变。    ’
松、柔、圆、活无论是在打拳还是在较手中,都是步步递进,相互关连,环环相扣的。即由静而松,由松入柔,柔则能圆,圆满则活。活则松、柔、圆,松、柔、圆、活则灵、则妙、则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开合有蓄,虚实渗透,刚柔互运,动静浑然。
  较手中,沾、连、随、粘与松、柔、圆、活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沾连随粘中,不能做到松、柔、圆,活,势必出现凹凸处、缺陷处、棱角处,必然死板、僵硬、呆滞,运转不利,被人所制。如果沾连随粘中表现得松柔圆活,就必然不顶、不匾、不丢、不抗、不离、不夺、不僵、不贪;不出病招,不出病手,即可达到知己知彼,进而达到彼不知我,我独知彼的高深功夫。
  作者简介:李亭全,武术七段.1948年出生,天津市人,天津程派高(义盛)式八卦掌第三代传人。1959年投师于徐明桥先生。完整全面地继承了高派八卦掌体系,对先天八卦掌、后天八卦掌、五行、十二像、八卦行拳、八卦连环掌、以及八卦刀、枪、剑、七星杆、子午鸳鸯钺等器械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徐先生真传。特别是对高派八卦六十四掌完整的卸法和拆法,既保留了传统.又有新的创造。对八卦太极拳和太极推手的研究也有独到之处,倡导太极推手回归传统风味。著有《太极推手真传》一书。
6

点赞
4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10 人)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