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太极拳理论】“化打合一”的理论和实践

2014-7-8 08:45| 发布者: chinatj| 查看: 8118| 评论: 0

摘要: 吴文翰:“化打合一”就是走化河粘随吴文瀚拳照 太极拳从其战术出发,讲究“后发先至,先化后发”,其最高的境界是“化打结合、化打合一”。用现代的术语来说,这种战术思想就是攻防结合。 这种战术思想,在明朝俞 ...
吴文翰:“化打合一”就是走化河粘随

吴文瀚拳照

    太极拳从其战术出发,讲究“后发先至,先化后发”,其最高的境界是“化打结合、化打合一”。用现代的术语来说,这种战术思想就是攻防结合。

    这种战术思想,在明朝俞大猷、戚继光以及清朝左宗棠等人的军事著作中都有体现。这种军事思想,自然地就会在武术中有所反映,最后在太极拳中集中体现出来。太极拳是以防御为主的拳术,讲究以弱胜强,以小胜大,所以在战术上就形成了一种“化打结合”的方法和技术。“化打结合”的实现,其技术原理基本就是“走化”和“粘随”。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说:“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这里讲的就是走化和粘随。太极拳就是这种走化、粘随,虚实变化的拳术。

    如何做到“走化”和“粘随”呢?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对此讲得很清楚。王宗岳从六个方面谈了如何走化、如何反击对方,就是“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这是从左右,上下、进退六个方面来论述了引进落空、化打合一的技术原理。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是从大的原理方面论述了“化打合一”,对于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也就是如何训练这种“化打合一”的能力,则是比较抽象的,比如,他讲“偏沉则随,双重则滞”,“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等等,都讲述得比较抽象,学习者往往不得要领。后来,武禹襄、李亦畲等人的拳论就谈得比较具体。比如武禹襄讲“一接手,手先着力,随即松开,不外起承转合要一线贯穿”,其意思是交手时,手先着力,随即要把自己的肩,肘,腰,胯松开,然后进行变化,这些变化不外是“起承转合”,他还提出了“进退须有转换,往复须有折叠”等具体的操作方法。以后,武禹襄还提出了“覆盖对吞”四字秘诀,李亦畲则提出了“擎引松放”等发放秘诀,这些都是对太极拳化打合一、引进落空战术的具体论述。

    另外,武汝清写过一篇《太极拳解论》,文章中,他把对方的来力分为劲头,劲中、劲尾三个部分。当对方打来,我不等对方的劲力发出,迎头打回去,这是打闷劲;如果对方的劲力出来了,我顺势走化,这是打来劲:如果对方的劲力旧力已老,新力未出,我趁势打出,称为打回劲。他提出了这三种打法,是对太极拳“化打结合”具体运用的经验之谈。对这一篇拳论,人们还不太重视,我在这里特意提出来,以期引起大家重视研究。

    还有,李亦畲老前辈留下了一些有关练习太极拳掤捋挤按、采例肘靠的歌诀,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些歌诀、拳论对我们研究太极拳化打合一、化打结合的战术,从理论认识上,是能够有所帮助的。

    以上讲述的是从理论上认识太极拳“化打结合”的原理。那么,我们在实践上如何练习呢?

    首先,我们要把太极拳十三势搞清楚,也就是把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的技术方法搞清楚。我们练习太极拳,不能只是理解阴阳、太极,五行、八卦等玄虚的东西。这些太极阴阳理论,练习太极拳的人应该知道,但是,如果不具体掌握太极拳十三势的练法,也还是学不好太极拳的。这些太极拳的具体技术要求,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招一式地练习。只有正确地掌握了太极拳十三势的技术要领,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才能为下一步掌握太极拳技击中的化打结合、化打合一战术打下基础。我们练习太极拳,既要有理论,又要有实践。在理论上认识太极拳化打结合的原理,还要通过实践来练习到身上,也就是既要心知,更要身知。如果没有理论的指导,仅仅靠实践摸索,是很难成功的;如果没有实践,那就是空头的理论。在练习中,除了老师指导外,更需要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练习,这样才能由浅入深,不断掌握太极拳技艺。在练习当中,要注意从实战出发,这样才能提高搏击水平。

    其次,要掌握太极拳具体的推手训练方法,要从单推手,双推手、四正手,到活步大捋推手等,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练习,逐步从招熟,到懂劲,最后达到神明的境界。这种教学训练方法,各家太极拳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大体是一致的。武派太极拳有“顺逆变空玄”五种训练程序,我在以前的“名家讲堂”栏目中有所论述,这里就不多叙了。

    第三,还要学习一些太极拳的辅助练功方法,比如太极球,太极大杆子等。太极球的练习方法现在比较少见,我在教学当中就引进了太极球。我的方法是把篮球里面装上沙子,做成太极球,自己一个人用这个太极球练习掤捋挤按、采例肘靠等技法:也可以把这个球吊起来,练习引化拿发、肩靠肘击等技术。开始可以吊一个球练习,以后,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悬挂两三个太极球练习,这样就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实战技术水平。这种太极球训练,既可以辅助推手练习,也可以辅助散手练习。

    总体来说,练习太极拳,要掌握化打合一、化打结合的技术,必须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理论的认识。

    其实,引化拿发、化打结合的搏击技术,不仅仅是太极拳提倡,其他的武术拳种,比如八卦掌,也是讲究的。我认为,这种技术理论是中国武术的精髓。

12下一页
2

点赞
1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