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太极拳理论】“形正”是练好太极拳的前提

2014-9-9 09:31| 发布者: chinatj| 查看: 4197| 评论: 0|原作者: 汪荣安

摘要: 着熟必须形正。形正即练拳者的外形肢体动作的正确,亦称身法。练拳不仅是内功修炼,还有外在的艺术性,特别是套路比赛,一定要按照裁判规则严格规范动作。身法是练好竞赛套路、传统套路的前提。   杨澄甫大师所著 ...

    着熟必须形正。形正即练拳者的外形肢体动作的正确,亦称身法。练拳不仅是内功修炼,还有外在的艺术性,特别是套路比赛,一定要按照裁判规则严格规范动作。身法是练好竞赛套路、传统套路的前提。
  
    杨澄甫大师所著的《太极拳术十要》,以精辟的语言和通俗的拳理,高度概括了杨式太极拳的精髓,被誉为杨式太极拳的经典、初学者的指南、深造者的方向。一要:虚灵顶劲;二要:含胸拔背;三要:松腰;四要:分虚实;五要:沉肩垂肘;六要:用意不用力;七要:上下相随;八要:内外相合;九要:相连不断;十要:动中求静。这十要论述言简意赅,解释清楚易懂,应作为练拳者的学习指南。是评判拳架是否工整、拳艺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准。这些术语既是基础又是至高点,是深奥中归纳出的浅显,浅显中仍包含着深奥,蕴含着太极拳的真谛。正确理解把握了这些术语,便是抓住了太极拳的要领。
  
    1957年5月北京市举办武术观摩评奖大会,当时没有裁判规则,拳界老前辈们研究了5条评选标准:(1)姿势正确,意识集中:(2)动作协调,精神贯注;(3)进退转换,虚实分明;(4)前后连贯,上下相随;(5)速度均匀,呼吸自然。这5条是练习太极拳起码的要求,作为群众性的评选标准是合适的。我们可以借鉴。
  
    我们必须尽快克服尾闾不中正;低头弯腰;耸肩凸臀;动作拘谨、不到位、不舒展;精气神不足,没有全神贯注;缺乏气势等毛病。我觉得,对于我们重要的是:古人云:“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功夫先练开展,后练紧凑,开展成而得之,才能紧凑,紧凑成功后,才讲尺寸分毫。”冯老师谆谆告诫练拳4句真诀:“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周身一家,混元一体。”冯老师还说:“最正确的要领最终应该是最自然的。太极拳起于自然,合于自然,是天地阴阳规律的体现。结合人体生命的活动,乃成天人合一的境界。练拳就是通过自身的运化来体悟自然,合于万物,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2

点赞
1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