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太极拳理论】拳经是指路明灯

2014-9-10 11:11| 发布者: chinatj| 查看: 9700| 评论: 0|原作者: 吴利民

摘要: 学者根据拳经的指导思想练习,可少走弯路。编著拳经者也切实是高人,他的练功境界也切实达到了至高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会理解一定程度的内容,说本层次的话。只有亲身体会达到其水平,能文能武方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
    学者根据拳经的指导思想练习,可少走弯路。编著拳经者也切实是高人,他的练功境界也切实达到了至高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会理解一定程度的内容,说本层次的话。只有亲身体会达到其水平,能文能武方可得出正确的结论,没有亲身体验决不会写出拳经高论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拳经,研究拳经,在实践的模拟训练中掌握运用好拳经所指的各种理论知识,为增强体质提高技击水平而专研体验。我这里将向大家提供一些对拳经的粗浅认识,以及搓手中在拳经的指导原则下,得出的一些实践体悟和运用技击理论说。出来以供学者参考,共同研究探讨。由于水平有限,望同仁指正。

头打落意随足走,起而未起站中央,
脚踏中门抢地位,就是神手也难防。

头打落意随足走

    头打一般只可以用前额由上往下点打,偏头侧碰或低头顶撞。头的部位前额和头顶左右两侧最坚硬,用头攻击时可用前额和两侧顶碰撞对方,攻击部位太阳穴及五官和腮部,特别是眼睛鼻头下巴最易受撞,低头顶撞主要部位是下巴、咽喉、心脏、胃脘、两肋,最低不可过腹部。用头时必须与足步同行,前足所攻到的位置要和头打部位上下行成直线,头与脚其,千万不可以超越脚尖,老谱讲有三尖相照及,鼻尖、手尖、脚尖,攻敌时保持齐整方可凑效。超过及前栽失重易跌,后仰则咽喉与胸部暴露易受攻击;不可左歪右斜,要保持中正。

起而未起站中央

    乃是无论进攻与未攻之前,束展发放与未发之时,必然要攻站对方中央位置,自身也要保持中正和清醒的头脑,既不前倾也不后仰,不可左歪也不右斜。前栽后仰则根基不稳,左歪右斜则易失重,如履薄冰,行动不灵敏,守中站中摆好自身的战斗阵势。在搓手时一定要把握分寸,训练和实战是两码事,训练是自己人培练,只可以点点化化,不踢不打,用头更要把握好分寸,有意识地点点头便可以了,千万不可以点到为止,因头和头虽然是指挥中心,但都属硬碰硬,分寸最难把握,点到就见血,所以在训练中有那种运用的意识就行了,练得随心所欲自然了,遇到敌人一发狠即至,自己人练必须收起狠字进行友善的切磋。

足踏中门抢地位

    在进攻时足要找中门,无论从正面攻或侧面进,都要求足要踏进中门去,攻入中门抢站对方的有利地势,只要抢站了对方的有利位置,对方被挤被逼得毫无立锥之地,必走或倒无疑,才有可能胜出。

就是神手也难防

    已说的明白,夺位以后利大于弊,手似两扇门全凭腿赢人,足已踏入中门抢了有利地位,同时用两手封锁对方,就必胜无疑了。这里说的神手似乎有点夸张,是打比方说的,实战中真正的神手是绝不会形成那种被动局面的。瞬间的千变万化,动手中必须把握好时间火候,老则太过被动,嫩则被对方察觉而受制。每天与人演练搓手,习惯于快慢、虚实、软硬、长短等手法,便可明察秋毫,凭感应识得火候老嫩,就可随机应变,稳操胜券。

肩打一阴反一阳

    肩的打法有两种,一是肩左右顶撞,二是阴阳互易的前顶后膀靠,在实战中训练中,尤其重于抽身调膀。练拳身法最主要,活泼于腰,则灵通于背,腰为主轴必扭动,背似车轮灵活动,在搓手中必须于手、肘、肩的三节追打结合,是梢节起,中节随,根节追打,及拳掌起,肘尖随顶,肩追撞打,三节连击贴身靠打。搓手要训练身体的每个部位,无论哪个部位,有他先天的活动范围,有多大的活动功能就调动运用到多大能量。在技击中凭触觉应变化,便可达到浑身处处可勾挂,全身无处不弹打的高乘技艺。

两手只在洞中藏

    指的是在近身肩左右顶撞或贴身靠打的同时,自己的双手要收回身体的相应部位,随时准备配合应用和攻击。手肘攻打后要急时下沉,不可以随意抬高张扬而不突出肩膀,以免暴露给敌方,被敌抓拽或反关节等利用。搓手训练中是不可能藏起的,贵在点化,不停的演变,快也好慢也好,总是不停的出招,相应的解破,连绵不断地进行生克变化。

左右全凭盖它意

    讲的是以势压人,在用肩撞的瞬间,要全力以赴,以排山倒海的气魄,压倒一切的攻击力量扑向对方,从而让对手有兵败如山倒的感受。不过在发动攻击前一定要控制住对手,手足配合,步调一致,绝不可以盲目进攻。看准好时机,要有必胜的把握,在搓手中用肩顶撞、膀靠打的机会相当多,三节连击贴身靠,想什么时候用都可以,只要把握好分寸。每天与人模拟实战,时时刻刻都可互相演习,从常规的练习中,习惯到自然的预测火候。如步法的稳定性,身体前倾的平衡度,和攻击闪失后的追补法,如何挽回攻击后产生的失控局势,心理的沉着果敢性,都可以得到实践的锻炼。

束长二字一命亡

    这是个形容词,如果吃准敌方的空当部位,运用好肩顶撞的威力,就会致敌于死地。不过,在形意拳的每种形象的运作里,都离不开束长二字,只有通过束展才能够有整体的暴发力。束展的运动主在腰部,拳谚讲:身体备有五张弓,遇敌发时齐挺争,即使对方威力大,好似木杠来撞钟!身备五弓指:上有手臂两张弓,下有两腿为两张弓,中有腰部为主弓。尤其是肩顶撞时,腰腿的束长尤为重要。束长二字又有长打短的意思,束是为了放长击远,束身而进长身而击,束是为了接近敌身,踏入敌中门,抡敌位置;长是展身发放打击敌人。

12下一页
1

点赞
1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