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网讯)2009年3月20日,承担太极拳博物馆建设任务的四个专业小组(文本、资料、视频、谱系)一行五人,驱车前往有着浓厚太极文化底蕴的河北永年。永年和温县因为太极拳联结在一起,两地有着深厚的友谊,广府西街和陈家沟还是友好街村。此次永年之行的主要目的是搜集太极拳产生、发展的文物资料和线索,拍摄杨、武太极拳风格特点的视频资料,搜集整理中华太极拳传承谱系工程中永年方面的传承人资料。《太极》杂志的杨宗杰总编热情接待了我们。 一、洺关(永年县城)印象 经过昨晚春雨的洗礼,永年太极广场被洗涤的通透和洁净。
一大早在太极广场晨练的爱好者 [page] 二、武禹襄故居
[page] 三、杨露禅故居
我们的摄像记者在去年温总理视察广府时站过的地方感受伟人魅力 闫梅为到访的省委组织部、宣传部领导做表演 国家级传承人韩会明为我们演示杨式太极拳 [page] 四、古城春天
也算是太极和易文化的缩影吧
略显一丝寒意的护城河水 广府南门远眺 早春里的重重青瓦和开始泛绿的树木 [page] 五、夹缝中的太和堂 太和堂,在太极拳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承载和见证着太极拳从温县到永年,走向世界的历史。文革期间,太和堂响应拓街号召,后退数米,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太和堂后退数米的门前空地被卖掉,矗立在太和堂门口两边的两间门面,只给它留下一条狭长不足两米的过道,就这样,闻名遐迩的太和堂在夹缝中艰难存活。。。
八十六岁的陈德瑚后人陈平无奈的倾听儿子向我们诉说太和堂今天的悲哀,表情已经木然,偶尔发出一声轻轻的叹息。 太和堂门前的两间门面房创造的价值和太和堂本身的历史价值,被扭曲和贬值。 陈家后人,无奈的诉说。。。 几百年的物件为太和堂的今天默哀 [page] 六、翟维传
[page]
七、韩兴民
[page]
八、赵宪平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