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拳讲:劲贯脊中,力由脊发。命门穴为动力之源泉,知命门方可知太极。 太极拳全身整体劲的蓄发相变需要结合“一身备五弓”运动规则。而太极拳“五弓”身弓为主。身弓以腰为弓把,腰脊命门始终需要以意关注,才能保持身体的中定状态,练拳要时刻留意命门,这个身法转换的总枢纽。 身弓备则腰脊坚韧有力,富于弹性,上与两臂相系,下与两腿相随,腰脊一转周身皆动,贯串协调主从不乱,既可八面支撑,又能八面转换.体现了太极拳腰脊为的主宰的重要作用。身弓”对于身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命门穴位于身弓的中心位置,是最关键的节点,故命门运用得当,则有助于身体的动态平衡,才能体现出太极拳身法的中定作用。 太极拳前辈顾留馨先生在其《太极拳术》的著作中阐述“前去之中必有后撑”时说,身手腿前去时,裆劲下沉,足底着力,而内劲由裆中往上翻,经背脊透达于掌指而直射,腰脊命门穴须微往后撑,这正是“有前必有后”的对称协调的练法,也可说是前后的对拉拔长,目的是为了求得全身不失中正安舒的基本状态,使前进的惯性运动受到制约,不致破坏自身的平衡 定势上的有了前掤、后撑,身法才正,加上尾闾的下垂和虚领顶劲的上下对拉,整个动作前后、上下均处于对撑掤劲的状态,作对了,习练者本人也会有支撑稳固、劲力集中的感觉。 例如陈式太极拳“护心捶”的定势,护心捶定势动作,双臂合劲向前掤发,腰背部同时需要后撑的松沉,这样才使得身法中正,周身劲力饱满,符合太极拳术语称之为的“前去之中必有后撑”的状态。 配合前面所讲的内容,向读者朋友介绍一个小的方法,初学者可以用来找到命门后撑的感觉。 作者简介:黄刚,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太极拳名家张东武老师的入室弟子、中国武术六段、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术段位制指导员、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 国家级社会体育优秀指导员、北京体育大学康养师。河南东武太极研修院总部主教练。 责任编辑:可乐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