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内练修养法

2008-10-8 08:49|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9087| 评论: 0

摘要: 活子午采法由初下手时,收神归绛宫,凝天目,注夹脊,算起至五六日,夹脊发热,即由两肾中心,送入阴跷。寻见内呼吸后,苟能一念不动,五百息内,神与内呼吸不有丝毫离间者,(有一丝他念,即有一丝之离间。)准于第 ...

 

活子午采法

由初下手时,收神归绛宫,凝天目,注夹脊,算起至五六日,夹脊发热,即由两肾中心,送入阴跷。寻见内呼吸后,苟能一念不动,五百息内,神与内呼吸不有丝毫离间者,(有一丝他念,即有一丝之离间。)准于第十六次,坎宫即有一线阳火,上升至脐轮,傍及两腰,热如汤沃,玉茎翘举。此时切勿动念,只以不识不知应之。据云:“平素好淫者,此时淫火倍甚。苟近妇女,精必如注,竞有盈盆垒碗之多。”又云:“虽平居不好淫者,此时亦必有淫念。念不能除,精亦离窝,甚则外泄,非特前功尽废,且多因而成泄精病者。”独此为最险关头,庸夫俗子,百不保一。惟学力渊深、操持有素之士,尚必要内范严密,只以不识不知应之,则此阳火,自然运漏坎宫,即化为精。

此以壬化癸之法,不遇师传,万不能知。何则各《仙经》皆言去癸留壬,未尝有以壬化癸之说?盖壬是气,而癸是水,壬阳而癸阴。壬阳即阴跷中阳火,有气无质者也。癸阴即所化之精,则落质矣。大丹取气不取质,今反以气化质者,何也?正所谓补亏也。凡年至四十后,其精亏去过半。精者水也,阴也。水所以藏火,阴所以藏阳,则精所以藏气也。如不以之化精,精亏如旧,气无归宿之所,安能养阳者?且必阳强阴弱,致有偏枯之病。《性理大全》云:“无形者,必藉有形以为体。”是吾儒大学,亦必如此。

如此约三四十日,或五六十日不等。(以精亏有多少,人体有强弱不同也。)总以阳至时。绝无淫念为度。然后用右手将玉茎肾囊一把握住,握勿大紧,(用握者,恐提撮时,并玉茎肾子吸入小腹之故。)候至阴跷热火上沃脐肾,玉茎半举时,(不可举足,举足则化精,非化气矣。)所谓“铅遇癸生须急采”也。癸生,癸方生也。言将化精而未化精之际,须候得准,此为老嫩得宜。(此老嫩,为补亏法中之老嫩,九还正功亦有老嫩,不与此同。)用意于谷道玉茎间,轻轻提撮,如忍大小便状,(轻轻二字,不可忽略,言虽提撮,不可太用力也。)将肾中阳火,送过尾闾,贯入督脉,不疾不徐,一意送上,不可复想肾宫。(如分念想肾,则玉茎大举,而又化癸矣。)升至夹脊,用力催送玉枕,更用力催送,(玉枕为铁鼓关,最难穿透,用力者,专意催逼,略不敢松之谓。)两目往上一迎,引入泥丸。(两目闭而向后,迎之不可开目。)即以意在泥丸中,自左起向右三十六转,两目光随意转运。转毕无思无虑,静坐片刻,起应世务不妨。此为采取一次。

起应世务虽不妨,然当应之时,必须事事合理。凡喜怒哀乐,非但发之中节,且必过而不留。范师有云:“此心应事,当时如快刀劳水,明镜照物,斯其灵明之得,渐入溶和澄洁境界。”平日如此使惯熟,则静坐时,格外清明,功夫易致,所谓炼己必于闹处也。

而后采必仍还入于玄关,(即阴跷,黑中有青谓之玄,有出有入故名关。)如日间采取,夜间必还;夜间采取,次早必还,不可久留泥丸内。

采之而必入泥丸者,以泥丸为至清阳之分。采入暂留之,以祛余阴也。不可久留者,以阳极至高,久久必散,自当降下,入水为安。此阳既入水中,则得水中之阳,以润泽之。辅此之阳,与阳并,阳力倍增。采而复还,还而复采,有震兑相交之义焉。盖同一坤中之气也,出神即为震,不出即为兑。故《老子》五千言云:“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还之之法:于坐定后,嘘出粗浊之气一二口,将散外神明收入绛宫片刻,移入天目凝定,即上注泥丸,从右旋向左三十六转,两目光随意转运。转毕,仍由夹脊过肾中心,归入阴跷。复自左旋向右转三十六转,右旋向左转二十四转。转毕,万虑俱寂,静坐片时,方起。此为还原一次。如是得暇仍坐,仍如前补亏篇中,坐绛宫,移入天目,注夹脊,入阳跷,寻见内呼吸,相依相并,候至阴跷,阴气发动,仍如前采取之,仍如前还入阴跷。不计遍数,但得玉茎龟头缩进茎皮不出为度。此正补亏。补足之时,虽西施、王嫱百般拯撼,亦不足以动其情矣。(大抵此心,已被坎中真金点死。)然后入九还正功,能节节见效。

以上补亏正法。惟此功夫自有仙经以来,皆不着笔墨,但只口口相授,宜秘。慎之!慎之!

[page]

 


五田运气法

  五田运气法运用人体内在空间与宇宙空间的结合达到天人合一,调动人体的自身潜力。使脏腑经络、营卫气血都发生改变。进而增强人体场,改善生物机能,达到调节平衡增强免疫力的目的。此法简便易行,适合中老年人和患病体弱者操作,只要恒毅持久地运转就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下丹养气法:

下丹以神阙穴为中心。上有下脘,下有关元,左右有天枢,以肚脐为中心画一圆。

操作方法:

用双手掌心 ( 劳宫穴 ) ,对准肚脐,用缓慢轻柔的手法,顺时针由小到大运转。开始要慢,一吸一呼为一圈,初转 36 圈,慢慢增加至 72~ 108 圈。同时内视肚脐内部。意想:“运气悟脐轮,养气悟精神,丹田长运转,保养永生存。”

功效:

此法旧称运太极,适于阴虚阳亢,能补虚抗衰,可治多种慢性病及晚期癌症,并对中风、肠功能紊乱有特殊疗效。

命门炼精法:

命门为督脉的要穴,与任脉的神阙相对,上有悬枢、脊中;下有腰阳关、腰俞;左右有肾俞、志室等,以命门为中心画一个圆。

操作方法:

用双掌心或单掌心(劳宫穴)对准命门,由小到大按顺逆时针方向运转或双手从两侧运转呈一个圆形;以缓慢轻柔动作,初运转 36 圈,逐渐增加至 72 ~108 圈,使腰部发热,舒适。此法由家人或气功医师协助更佳。

功效:

培元补肾,固精壮阳,调整诸阳经失衡,治疗肾虚性腰痛,生殖系统疾病及妇女的经带病等。

运中调气法:

中丹以膻中为中心,上有玉堂、紫宫、华盖;下有中庭、鸠尾,左右有神封、灵墟、神藏等穴。

操作方法:

用双手掌心(劳宫穴)对准膻中,轻缓柔和地顺时针方向运转,由小到大。开始先运 36 圈,以后逐渐增加。只能顺时针运转,不可逆转,切记。

功效:

此处是真气发生和聚会之处,能推动呼吸和心血运行,调整心、肺、纵膈之气机,活血化瘀,激发胸腺抗体,增强免疫力。因此可缓解胸痛、心痛、心悸、心烦之症状。对冠心病、肺心病有特殊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至阳疏通法:

至阳在督脉,以横膈为界,上为阳中之阳,有灵台、神道,下为阳中之阴,有筋缩、中枢;左右有心俞、督俞、神堂、肺俞等穴,此处运转要以家人或气功医师协助操作。

操作方法:

用双掌心(即劳宫穴)对准至太阳穴(第七胸椎),由小到大,轻缓柔和地顺时针 36 圈,再逆动 36 圈;以后逐渐增至 72 ~ 108 圈。

功效:

调节营卫气血之平衡,增强神气之安稳,缓解心、肺、纵膈失衡状态,治疗胸胁胀痛等。

上丹导引法:

上丹以印堂上一寸为中心,上有泥丸、上星、神庭;左右有晴明、鱼腰;下有素髎 等穴。印堂内与脑通,是练神还虚的重要位置,因为脑为元神之府,是三阳五会之总称,是人体的总枢纽,是调动人体潜能的要冲之地。

操作方法:

先以左手掌心(劳宫穴)对准印堂,右手掌心对准肚脐,左手顺时针,右手逆时针运转,开始运 36 圈,以后逐渐增加至 72~108 圈,左右手轮换运转。运时全身放松、入静,闭目或用一线之光观丹田或鼻准。此功以坐式卧式为主。

功效:

调整营卫气血,激发潜能,增强抗体,治疗脑血管疾病和神经衰弱,开发智商

[page]


 


五脏五行功:

修练五脏五行功、防治内脏疾病,产生强大功力。

五脏本义:

五脏功,是对藏密功法的补充,五脏咒语,也本嗡字诀而生。我们采纳了中国传统医学观点的阴阳五行学说,把脏腑统一起来,并把光色考虑进来,找到了它们的对应关系。

五行 五脏六腑   五色 五咒

金  肺、大肠   白  呜嘛

水  肾、膀胱   黑  咪呀

木  肝、胆、三焦 蓝  嘻呀

火  心、小肠   红  嗯

土  脾、胃    黄   嘛、哈哈

五脏单练法:

五脏真言的功效:

五脏六腑真言,其功效皆是直接作用于内脏,然后引起经络及沿经穴位的运动,内外兼修,双管齐下,直截而奇特,其念法,不外用声念──身念诸法,并不特殊,我们现在逐一了解其功效,练法。

肾、膀胱(简称水咒):咪呀

水咒功能作用于肾、膀胱系统。具有补脑、壮骨、生髓、增益人的智能等主要功能。

经验表明,习练该咒,先是肾及肾所邻近的肾俞穴,(腰部)随咒收缩、松驰。久之,两脚涌泉穴(肾全息部位)也发生相应张驰,向外排浊气,向内收纳水中真气,肾经、膀胱渐渐通畅,同时,阴部(生殖轮)也发生相同的效应。体内真气沿督上升,通小周天。

凡高血压、脱发、肾炎、膀胱炎、肾、胃虚寒所致长期腹泻,脚鸡眼、皮肤干裂、干燥疗效甚佳。

训练的注意事项:

水咒属水,真言与水相关。初学者宜在洁净的水边习练。实验表明:一整天不饮不食,坐在河边修此咒,不饥不饿,解小便的频率和量竟大大超过平常。

水咒宜精修,由此可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它可以使人立于不败之地,迅速恢复体能,功力。它分若干层次,进入第二层,听得见满空水分子带着呼啸进入行者体内。

水咒宜在冬天主修,一日之内则以地方时4~7点为最佳时间。

水咒宜朝北方练。

禁忌:不可专练此法,专注习练两年,则容易出现血气发热等不适。

肝、胆(称“木咒”):嘻呀

木咒直接作用于肝胆、三焦,然后通达相应经络,引起沿经气穴活跃。

木咒色蓝,主凉性,乃肝所宜之气性,专注修练,主要用轻呼柔唤法,配合随呼随息法,肝部有明显的柔软、舒适、沁凉的感觉。肝生血,肝清凉则血清凉,对于全身热毒,眼角赤红、眼睛红肿、牙痛、肝炎等有直接的疗效。由于肝的解毒功能,对治疗咳喘也有直接的疗效。

肝主情绪,主筋,故此咒可使人消除烦燥怨恨,使情绪趋于平静、淡泊,使筋腱柔韧。

肝的训练,宜向东,一年之春,一天之丑时(地方时11~3点)为最佳。

忌:过量训练伤肾气

心、小肠(简称“火咒”):嗯

火咒生火,主要提高心脏功能,以及小肠的吸收功能。增强血液循环,治心轮气散、精神不集中、低血压、糖尿病、肾病。特异功能有:可隔空把骨头化成粒子态,然后恢复正常状态,此法宜向南方,取夏天,一日之中午练。

习练此咒,心脏、胸腔渐有充实感,心火下行补肾,使人精力充沛,神光照人,目光如炬。凡用脑过度,精神离散,四肢无力,宜用此法。

[page]

 

忌:专练此法过火,则血易凝结成块。

脾胃(简称土咒):嘛哈哈

土咒养脾健胃,除湿,能使深处湿病之气沿大脚趾而出,在体内补肝益血、生津止渴,在智慧上则可使人思维能力的持续增强,对脾胃诸疾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对肝脏疾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此咒一年最佳时间:长夏,一天的最佳时间:上午10点锺左右。

忌:多练伤心气。

肺、大肠(简称金咒) :呜嘛

金咒直接增益肺与大肠的正常功能,治疗该系统的疾病,例如肺结核。

肺主皮肤,此法可使皮肤腠理细密,细嫩柔韧。

肺朝百脉,此法可令周身正气充盈,皮肤产生硬气功效应。

肺主魄,此法可令人信心倍增,处事果断。

此法最好在春三月,秋天可练,一日之内则以寅卯时(早晨3-7点)为宜。

方位:西方

环境:树木、草地为宜。

忌:过甚则压抑肝气。

五脏合练法

五脏功合练法,则相辅相成;彼此兼顾,相得益彰。

五脏合练第一法:最初可采用五五轮转法

依季节时辰,或自己所需,把一个咒语放在前面,其余的以相应顺序,依次轮转,各练五声。

注:此法顺序无非五种:

金水木火土;水木火土金;木火土金水;火土金水木;土金水木火。

以下情况均属正常。

久久默念,会逐渐忘却其它咒语,而单独停在某一咒或两咒上,是身体自动调整择咒的反应,很好。

念一咒后渐渐什么都忘掉,一片空,入静如熟睡。

换咒、跳咒位念。

声念八正法:

声念八法,可分为以下八种:四种属正音、四种属变音。

声念技巧:一字一音,一字余音,洪弱变换,连续爆发;

变音念法:轻呼柔唤,百灵婉转,狮吼雷孔,恶煞凶神。

一字一音

这是发音的初步,讲究字正腔圆。发音时心要正,身要正,音要正。所谓心正,是说心无旁念,身正,最好是站桩站立;音正,是说口腔声圆,发音要准,一字一顿,慢慢潜心判断,发音准与不准。作为炼功的第一步,有了正确的态度,就容易得法门的妙旨。一般两三天之后,从头部开发,中脉之气渐开百会穴,内调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这时,有些地方需用强力打通,就会出现一字余音的炼法。

一字余音

这是说发出一个音时,尾音拖得很长,不想歇息。这是功道加深的反映,说明元气进入身体排浊解病有了较好的功效。气息越长,功道越深。但这时遇到一些难以冲破的障碍时,就容易出现洪音、弱音变换交替的发音法。

洪、弱变换

洪音,即高音。弱音即低微之音。气能在体内体外遇到一些较强的阻碍,就容易自然形成高亢、低微的脉冲式的冲击,高音是强劲的冲击,低音则是一种能量的积贮的工作 。

连续爆发

自然而然连续如爆鞭炮一样地念咒(这在藏密传统上称“放咒”)。这是自己或他人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很丰富的气脉冲信息时发出音,应当掌握这种技巧。

[page]

 

轻呼柔唤

这种念法就象慈母呼唤爱子一样,充满了温柔、亲切。轻,轻得飘逸、如蓝天里冉冉升高的风筝,悠悠远去的白云,处于这种境界,是炼功之人的整体能场已向宇宙自然打开,能量放得幽远,来得也微妙,身心往往涣然如冰消雪融,喜从心生、亲自身受。

轻快到极点,如果在一个清静无人的野外就会出现歌咏式的念诵,如百灵鸟婉转啁啾。

百灵婉转

在容易形成物我两忘的环境中,有时会出现吟唱咏叹式的念诵。如果环境不便于吟唱,身心也会体会到一种强烈的音乐旋律激荡,这种状况可能会出现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致于终身不忘。有时隔上一段时间又来上那么一回。

狮吼雷鸣

这种念诵法如雄狮长啸,猛虎奋威,雷霆振怒。阴极生阳,柔极必刚,静极生动。炼功者自觉猛若虎豹,广若宇宙,发出似强壮动物的吼叫或惊雷滚动之声,身体也相应想做出某些特定的拳术,动物姿势,结种种手印等,这种情绪,有三种原因:发泄能量、打通穴位。对环境发功、消除一种不良信息。自己需要进行的强壮的调整。

凶煞恶神

这就是发音时精神凶恶、声音威怒,密宗所有成就金刚者,皆是威怒凶恶之相,显宗所有成就者,大都是慈悲文弱之相。密宗所成就者,皆威恶蕴怒。密宗功法以抑恶驱邪居多,这应当对佛门有发展。世有善恶,对善者练之以善,对恶者虽不报之凶恶,却也宜抑之以恶。不善,无以成正道;无恶怒之威,不足以震群邪,故凡镇邪之法,皆以恶声威怒而念,凡发这样的声音,或生这样的情感念咒,必在抑恶镇邪。

从声念到身体自动念──密音速成五步: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必由之路,密咒发声念诵也不是目的,目的是使身体产生谐和,自然的相应功能。声念──身体自动念,就是密音训练的必由之路。我们采用五步训练法,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得到快速成就。没有正确的方法,可能永远成为门外汉。而沿着这种技巧进行,可以在几天之内形成胎息式的功能──身体自动念。这是进入密宗真言自由王国的门径。

偈曰: 密音速成妙法在。 五朵莲花次第开。

此消彼长缘自然。行云经天无常态。

这首歌诀道出了五步速成法的妙旨:次第形成,顺其自然。

身念──默念

发声念诵,作为打开身体诸脉道的初步,效果是很好的。尤其是在集体场合里面齐声念诵,更容易感受到气能如潮,产生强烈而迅速的预期效应。

发声念久了,咒音将脉轮经穴冲开,进而诱发出身体机能自动地产生潮讯般的动荡,发声念就逐渐减弱,让位于机体的咒语反应,最后发音完全停止,仅靠心神用点力量默默念诵,推波逐澜,其节奏随机体感觉而行,默念出现的方法一般不出于八法之外。

默念的深入──随呼吸念

默念到一定时候,机体的咒语功能振动逐渐遍播全身,并逐渐深入,要求在呼吸上予以配合,让呼吸摄入固定咒语能量,加强其功效。

随呼吸念,有随吸气念,随呼气念,呼吸皆念三种。

随吸气念 吸气时念咒,呼气不念,这一法主要训练固摄。

随呼气念 呼气念咒,吸气不念,此法对用咒发功意义重大。

呼吸皆念 较短的单纯咒,复合咒,吸气念一声,呼气也念一声。

[page]

 

念咒欲产生强大的功能,短期内达到如脱胎换骨的效果,必须在随呼吸的基础上主动采取闭气心念的方法。

闭气念:初学者在一两天以内经过随呼吸念后,在默念中吸一口气,意想将真言功能摄入,然后心里默想此咒在有关部位发出强度适宜的振动声,屏住呼吸,勿使漏气。如慢慢漏泄鼻息,要待机迅速吸满,紧紧憋住,一般要配合提肛。

等憋得实在不能再忍,也须徐徐吐气,然后调整呼吸,又如前法,一般以身上出微汗为度。

此法3~7次后,身体自然百脉通畅,诸关开启,所有部位都大幅度地自动念咒。随着念咒,小腹等部自动起伏,出现胎息——这是身体自动大练功的反应。胎息部位,不限于小腹。海底轮、心轮、顶轮、两手劳宫,两脚涌泉,前额梵穴等,都可能出现大起大伏的胎息。

胎息的出现,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自然地取代肺呼吸,使修法者心脏,肺的负荷降低, 睡觉时也难以出现明显的鼻息。

周身诸穴异常活跃,生理功能增强,出现硬气功现象。

出现咒我两忘的禅定效应,不知不觉进入空寂的境地。

给自己和他人冶病健身的功能大大加深,提高效果, 为平常功效的几十倍,千百倍。

得到丰富而强大的功能,使身体能场更为敏感,凡遇周围环境,诸信息杂乱,自己下意识中就会点穴,念咒予以调谐。

增强自我控制力,使肺气,心血、人体能场得到分别的加强和统一的运用。

使胸以下浊气从脚下,肛门排除,不致上窜,故能迅速恢复与增加体力, 使头脑清醒。

机体反应与念咒的原则:

练真言功与我们所介绍的其它功一样,应当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每个人健康状况,各部分功能状态、都有自己的特点,所谓慧根有高低之分,体质有强弱之别。从选法入门到练功,不可强求。经验显示:有的人学习密法,两天出胎息,第一天就开天目,有的人胎息不生,天目终身不开。有的人学两三天就能用咒语和点穴发功给人治病,有的人则成功很晚。有的人疾病尽管严重,却消除得极快,有的人却收效缓慢得多。成就快的宜把握住每个环节,快马加鞭。成就慢的,不要超负荷的训练,因为练功本身需要消耗一部分体能,不要拔苗助长,所谓“欲速则不达”。

怎样叫做“量力”,量力,就是衡量自我之能力、体能、智慧、身体综合状况。自己练功,既不要向低标准看齐,也不要向高标准看齐,要向自己看齐。今天能练多久,就练多久,能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达到什么效果以后不能再推进了,就不要急躁冒进,但尚有力更进一步,也不要坐失良机。

循序渐进有几个意思:依法渐进,依身体功能的基础渐进,依环境变化渐进。

[page]

 

依法渐进,我们所列之法,本身是一个渐进法。从单纯咒到复合咒,从自力咒到他力咒,都体现了藏密重基础、重实证的原则。把体现元音、元光、混元气的嗡字诀放在最前面,就是重根本的反映。

渐进法序。也并非每个人必须千篇一律,有的法可以不修,列在后面的可以先修,这一点与上面的要求并不矛盾,这是体现依身体功能渐进的原则。

我们所列之法虽不敢称包罗万象,但也尽可能地照顾到从入门到获得大圆满成就的各种需求,举凡强身冶病、开慧、各个阶段的加持、各种功能的开发,也算是宏法无量。一个人即使活一千岁,也未必能尽证各法之要旨。人只能在自身环境(社会、自然环境)变化中,因有所需而选择必要之法修证。例如你的某个亲人患了什么疾病,你就临时修此对治法,只要基础在,随修随用,随用随灵,要不然很难有学习的兴趣的效果。

饱和训练、勇猛精进饱和性原则,是我们十分强调的一个原则。饱和,就是要练够、练好,正如吃饭、饮水要求饱满一样。一天至少应坚持一遍饱和训练。

饱和训练有几大特征:一般时间在一小时以上。所有练功的酸、麻、胀痛、凉热、沈浮、大小、轻、重、空感全部消失。无法再坚持训练,双手合拢,自动收功,向四方行礼,离开练功地点。

以上特征的密旨在于:

人的气脉,一般每两小时有一个小周期,由丹田发出,循行两小时后又归于丹田。故此实际炼就的功能收入体内,算是一个小结。

上述各种体感,前面六种,属于排病,通经络,攻病灶。后七种感觉,是生命能场和宇宙自然交融的反应。排病,则求通外,不通外不能收功,不然,真气带着病气收功后在体内循行,是很难受的。与自然能交融,就有功能发放出去,而收不回来,修炼反而有损身心。

双手合拢(甚至双脚合拢),合掌,反映出内部诸脉轮经穴已循行完毕,阴阳交合,外部功能已经收回。密宗练功有四方护法,许多人不知不觉地给四方行礼,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觉悟到这一点。

修密法,无论任何密法,都要勇猛精进。头一天练得怎么样,不要散失,第二天应当把这种感觉炼出来,然后再以此作基础,这样进步甚快。例如胎息,两三天即可成就,但如果不采用闭气法这样大炼,恐怕一辈子也不能指望出现,精进的妙处如烧开水,接连升火加温,方可成功。不然,烧烧停停,火熄了,水凉了又加上点火,哪怕烧掉一千斤柴,也未必能烧开一斤水。精进又如登山,不能半途而退。每天进进退退,没有突破,每天都只能在原地转悠,只有以所至高度为新的起点,一天天进步,才能到达高峰。

养练结合,顺应天然练就是用体式、手印、持咒依法而练;养就是休息。练功者应照顾工作等其它方面事宜,二者应结合起来。

练功,容易使各部位进入一种高效活动状态,有时活跃有加,便产生一种过度兴奋而转入抑制过程,便需要静养。静养中,所得的功境往往微妙,不要只强调修练,不注意养。从时间分配来说,三分练,七分养,是行家名训 。

养,还包括干其它事宜。不能过分强调练功而放弃事业、工作,放弃社会责任、义务。作为一个希望有大成就的人,应在这两者之间有机结合、顺应天然

 

3

点赞
3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6 人)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