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95 |||
武式太极拳从第三代开始,也就是说从郝为真的中年开始才以传拳为业。此前的郝为真是开粮店的,他和李亦畲以及鼻祖武禹襄都是隐士;武李两大家族是世代书香,武禹襄家族更是明朝的朝臣和清朝的武官和进士员外郎和知县。武禹襄逝世后,因其子侄做了清末更大的官,他被赠封兵部郎中加二级。这样的背景的太极拳大家,哪里会有江湖习气和市侩作风?武李不以教拳为业,但仍能无私地传拳,武禹襄没传给子侄,却传给了两个外甥;李亦畲在子侄以外只传给了清河葛福来和本地的郝为真,郝为真也是练少林洪拳的,很穷,未上过多少学但喜欢读书,李亦畲却对他倾囊相授(柔心至祥认为李亦畬把穷人郝为真称为朋友和知音,就像武禹襄跟杨露禅是朋友一样;郝为真的粮店是李亦畬资助而开的)。虽然他们能无私教拳,但因并非以教拳为业所以直接传承一直到郝为真中年武式太极拳还是小范围内的。但与此同时武李郝三代和李家和郝家以后的几代都把王武李的拳论大范围地赠送给同好们!可是一些昧良心的人反而把武李郝赠送给他们前辈的王武李拳论或改头换面或张冠李戴或混淆视听或肆意污蔑!
郝为真中年以前的武式太极拳人----武禹襄弟兄、李亦畲弟兄和郝为真都是个人修炼者和研究者,他们都是在做太极拳的学问和进行个人的身心和文武的全面修炼。他们完全秉承天下为公的学术风格。柔心至祥认为这是武派前三代与其他人的“区别”之一。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