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7832|回复: 0

《陈式太极拳·虎意图》系列集第五式《单鞭》 李红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7 12: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击进入图集模式

2017.12.4  星期一 丁酉年十月十七日 晴

今天凝神静气地补画了一幅《陈式太极拳·虎意图》系列集其中的第五式《单鞭》。可在落款上又得费一翻苦心思量了。

单鞭一势最为雄,

一字长蛇互西东。

击首尾动精神贯,

击尾首动脉络通。

当中一击首尾动,

上下四旁扣如弓。


老谱单鞭歌的内涵写的淋漓尽致。取长山之蛇意境,有击尾首应、击首尾应,击中双应之心法,有避让或挖敌、反击之击意义。对太极的缠丝要求较高,单鞭一式追人魂,发力凶狠毒辣奇雄,但招式又中正浑远。


这一太极拳招牌式,粗看式来,天势自然伸张,似箭开弓,中正安舒,细究则刚健灵动,气概非凡。让我顺其联想起曾国藩曾习刘墉的《清爱堂贴》时对其书法技艺高超的悟顿:文人技艺佳境有二,曰雄奇,曰淡远。作文然,作诗然,作字亦然。若能含雄奇于淡远之中,尤为可贵。一句“含雄奇于淡远之中”不正道出了单鞭一式的真谛意境深远所在么!我想行拳也亦然,这不更体现出中华传统武术“含雄奇于淡远之中”的境界所在么!


一时思绪涌来,昔姚先生论古文道:“有得于阴与柔之美者,二端判分,划然不谋。然柔和渊懿之中,必有坚劲之质、雄直之气运乎其中,乃有以自立。”然作字、作画之道,行拳之道须阳刚阴柔并进,有着力而取险劲之势,有不着力而得自然之味,着力如昌黎之文,不着力如渊明之诗,二者阙一不可,亦犹文家所谓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矣。大抵作字、作画、作诗、行拳,“胸中须有一段奇气盘结于中,而达之于笔墨、动作者,却须遏抑掩蔽,不令过露,乃为深至”。这全然是一个全新的境界。


常言道,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画如其人,行拳亦如其人。作字作文作拳与作人是相通的,既然字可寓雄奇于淡远之中,文可含阳刚于阴柔之中,那么为人为什么不可以如此呢? “含刚强于柔弱之中,寓申韩于黄老之内。斯为人为事之佳境”。随即题款识曰“雄奇淡远”四字,如是观。心即顺安!


浤砚即日十九时于燕泥草堂

文 / 浤砚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