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441|回复: 1

太极三足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3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物本於定根」,根亦代表本源与基础,是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因为一个好的建筑物必须具有一个强实牢固的地基,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一个完善周全的组织架构,一株茂盛的植物亦得仰赖其活力健旺的根部,太极拳式的极至流畅也全在於一个稳健扎实的根基,缺乏这份根基,身体将无以松弛宽畅达到灵活运作的境界,这是学习太极拳一个非常基本重要的体认。

       太极拳的终极目的在於达至形意松畅的状态,轻、缓、柔畅的肢体动作需要强健稳固的足部为基座,才能让身体其它部位运作自如与松畅,但足部根基本身又不能太过松软或散懈,其中的虚实变化,表明了足部在太极拳练习中的重要性。

       「千变万化由我运,下体两足定根基。」足底中位及内侧部分的三个著地点,是整个足部稳固的根基,其分别为大脚趾、脚根及脚掌内侧三点,又称之为「活力三足钉」。当双足稳固於地面时,三足钉即如坚实之钢钉,穿透地表深入内层,紧实地将身体定著於位,再与身体的重心相互配合,形成太极拳及日常生活里肢体运作的重要动力来源,根基稳固的双足,不仅让我们得以挺步阔行,更让我们能自如地执行倒茶或转动钥匙等等的动作。

       「活力三足钉」对我们身体的作用犹如电视的三个电子枪,电子枪接受电视台传送出来的卫星讯号,再将讯号投射至电视萤幕上形成画面。三足钉接受来自太极修练的系列心念存记,再将这些存记透过大腿传送至身体各部形成动作,因此,太极拳的柔缓动作实因三足钉传送心念至身体的结果。然而传统的太极拳术里,只见身体随著腰部运转移动,让人直觉认为是腰部为身体的主控,忽略了其真正动力的来源,实在於动作细微的三足钉本身。

       在我早期修练太极拳的体验里,感觉是腿部的肌肉牵动腰及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转动,因此以为是腿的部位主控太极拳中的全身动作,直至八零年代中期,才逐渐地发现,腿部的本身假若没有足部的稳固之辅,根本无以控制身体其他部位的运转动作,而稳固的足式全在於动力三足钉的强劲主导,才能让其上方的腿部发挥动能,牵动身体上部的自在运行,让我们可以有效地掌握太极拳式里手指、掌心及握拳的形姿,以身体自然而行的顺畅感觉。

       足部的动力三足钉,好似脚底的三个焦点,为我们在人空间里奠下稳固的基础,因此无论我们是在走路、跳舞或打球,若无活力三足钉的时刻定著,日常生活中所有简单或繁复的肢体动作,都将难以表现。

       一般太极拳的观念认为,练习者应定著於脚底的涌泉穴位,涌泉穴」位於脚心上半部,卷足趾时呈凹陷之处,它是人体气道循环的重要点位,有助於「气」的流畅,却不能做为肢体运动的唯一定著点,因我们都知道三点决定一平面的数学原则,以及色彩三原色形成所有颜色的自然现象,任何实体的运转或移动,至少需要三个定著点的支撑才能运作,独靠「涌泉穴」为身体支柱来练习太极拳的各种动作,是很难达至最佳效果,而太极活力三足钉的概念就是由此而生。

       活力三足钉虽是太极练习中的重要根本,但若其缺乏丹田之气的辅助支援,活力三足钉将失去作用,无以承担稳固定著身体的功能。太极修綀先由心生,心意成形後则传讯於脚底之三足钉,再藉由丹田之气将体内之「气」导压至身体下半部来活络脚底之三足钉,三足钉再将意念讯息透过大腿传至手指、掌心、拳头或身体任何进行动作的部位。因此,如何配合丹田运气以达三足钉构形的最高效果,是学习太极拳一个重要的观念。

       多年来练习太极拳,对身体的许多细微部位有更深入的观察,才发现原是活力三足钉启动大腿部位的肌肉,再经由腿部的肌肉群支柱脚部的关节,形成强健的架构以提供身体的力量与平稳。腿部肌肉群中,以位在骨盆、脊髓之斜内下方,附著於胫骨内侧的缝匠肌为最重要,它是人体中最长有力的一块肌肉。腿肌除却承担我们身体本身的重量之外,也在运动时供给我们足够的能量来运作,如跑步、跳跃、角力与拳击等,同时它也能协助膝盖、脚踝来减轻跑步、跳跃、角力等激烈运动产生的累积性冲击,更可帮助太极拳练习时姿势的掌握以及其畅柔动作的表现。

       近年来,许多太极拳学习者有膝部方面的问题,这可能是因练习时膝部过於松沈以致身体重量坍陷於腿部之上所致。一般太极学习者常会将过多的重力压在膝部关节上,再加上没有稳固的足力来分担身体的重量,长期下来,如此松陷的姿势,即造成缝匠肌以及其他支撑膝部的肌肉逐渐地变弱,并不断地绷紧来承受上身体重所压附在膝部上的负担,假若以活力三足钉来稳固根基,腿部肌肉将可以产生足够的能量来保护膝部免於受伤,减少太极拳学习上的障碍。

       太极活力三足钉强调练习者以稳固双足根基为开始,进而松弛心灵与身体的紧绷,以轻悠的身心来纾解关节与肌肉的压力,从而开畅血管与脉络的径路,如此体内之「气」则可以轻易流通,练习者可自在地移动上躯而无碍於足根的稳固,强与稳的足部基础,更可让太极的修练达到「柔」「轻」「美」的流畅境界,这也是「杨氏」太极拳的精髓所在。

「简易、轻松、自然、愉悦、益身」是我对太极拳多年学习的心得与自我的期许,在此谨与大家共勉之。   

发表于 2008-6-4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