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809|回复: 1

太极拳的生理保健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5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体育、武术宝库中一项古老风俗练体健身的方法。我国古代科学家们还进一步用科学的理论解释了体育能健身治病的道理。在一千八百多年以华陀曾编选了五禽戏作为健身运动。他的理论是:人身常摇动则大气消、血泳通、病不生、人就户枢不朽也。练太极拳除全身各个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均匀的深呼吸与横膈运动。简单的说打太极拳是一种独特的健身运动,在练法上归纳起来为:练脑、练气、练身,三者密切结合,始而意动,继而内动(脑之意行)。实为内外兼修的锻炼方法。
  太极拳的健身总的说来是提高身体素质、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健身的目的。但是练要抓主关键。
  一、练脑
  练脑称首脑,正体司令部、事实动脑;因此打太极拳对脑的功能起着积极的调剂和训练作用。太极拳要求精神专一,全神贯注、意动身随、内外三合(内三合指意、气、力相合。即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指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连绵不断,一气呵成。这些细微复杂独特的锻炼方法融合在太极拳练的过程当中,是对大脑很好的锻炼。进而调整身体诸系统的功能。使其于正常、诸脏器达到坚强有力。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强身、防身的目的。
1、打练太极拳不仅能治疗脑血管、心血管之病,通过对大脑皮层兴奋、抑制的调整。它对神经衰弱、失眠头晕等都有显著疗效。
2、长期打练太极拳,强调全身放松的条件下进行锻炼,它要求在大脑放松的支配下神经肌肉放松,又能反射性的使全身小动脉得到舒张(高血压主要表现为小脉收缩),同时缓解小动脉壁的硬化。这样血压随之下降,并对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和神经疲劳症都有疗效。
  二、练气
  祖国医学讲,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的运行主要靠气推动,气和血相依相存,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称为“气为血帅”,同时气又能控制血运行于经脉之中,故对称气能摄血,气可以促进血的新陈代谢,称为气能生血,大量出血必然导致血虚,称为气随血脱。
  太极拳练气,应包括三个方面:即从肺吸入的气,由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及先天之元气,这与道家修练之气是相同的。
1、太极拳练气是在大脑皮层统摄诸神经系统下,使全身处于松静状态,随着深长的呼吸,促使内脏器官和外部肌肉有节律舒张收缩、腰脊四肢螺旋缠绕将“沉蓄”于丹田(小腹)之,运送到全身。此时末稍神经会产生酸、麻、胀热的感觉,(称为气感)有此气血运行感的人皮肤就红润,其体温可增1度左右。通过气运行肌肉每平方毫米约有200条毛细血管打开使用(平时只有5条毛细管)而它细血管依照一周期来开闭的搏动。好象给全身增加几百万个微小的心脏。这些外围的小心脏的大量开发减轻了心脏的负担,对心脏病的防治极为有疗效盛佳。
2、打练太极拳,肢体的顺绕运动不仅锻炼肌肉弹性、关节活动,而且提高血液循环的速度。因而可防治因行受阻而产生的心血管病及脑血管病有疗效。
3、练太极拳可以使呼吸加深,因之横膈膜下降得多,通过横膈上、下鼓动,牵动胸腹运动加强,对五脏六腹起到按摩作用,可起到药物达不到的治疗作用,如此胸腔、腹的器管血流旺盛,吸收机能加强,对诸脏腑产生的疾病如肠胃消化不良、糖尿病、二便失常等会收到良好疗效。
4、打练太极拳的深呼吸使肺脏出大量浊气吸入较多的氧气,提高了肺部的换气效率,同时增强了肺组织的弹性,可使肋软骨骨化率降低,胸廓活动度加强,对肺病和肺气肿的防、治有密切的疗效作用。
5、打练太极拳要求:含胸拔背、松腰松胯,腰为第一主宰等,说明打太极拳与腰部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经常练太极拳对脊柱形组织结构都有益健康作用,并对治驼背及典型的老年人畸形都有防治作用。练太极、松腰、松胯、虚实分明,锻炼对中老年人增强体质,防治骨质疏松衰老退化行动迟缓,确有保健治疗效果。
6、打太极拳时呼吸更为主要,我们知道,吸气吊裆(即提肛,指轻劲地收缩肛门的肌肉,提会阴一样)呼气放松。即是一提一松练久了,会感到会阴部随着呼吸张弛起伏。练太极注意提肛、括约肌的运动。可以防止痔疮病、脱肛、子宫脱垂和某种慢性生殖系统疾病。
  三、炼身
  练太极拳要求上身中正,上下一条线,“头顶悬,尾闾收”,即百会与会阴在一条直线上。这样不但可以使气血上下疏通,而且能避免未老先衰,低头猫腰脊柱萎缩病态。
1、练身:通过打炼太极拳,顺顶、贯顶、脚底生根,会产生上下对拉的意念;加之手眼相随,使颈椎左右摆动,前后摇转等,可能对颈椎疾病真起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2、练腰:打太极拳时特别注意腰的活动。要求以腰带手,转腰旋脊等等。通过腰部锻炼,肾功能,同时对脊髓神经及植物神经有更好的功能,刺激再加腹肌和膈肌运动的配合,对腹内器管淤血的消除和蠕动功能改善尤有积极影响,腰背病痛的防治更有突出作用。
3、练眼神:练太极拳时,是否精神贯注,主要表现在眼神上。
俗话说:“神聚于眼”,“眼为心之窗”。练太极拳时眼神要随着实手的动作向前平视,动作变化时首先要意动。指挥眼神转向欲去的方向,然后身法、手法、步法跟上去,做到意到眼到、手到、足到、达到“形神合一”。这样的练法,不仅能使眼球神经锻炼,也有助于视力的改善和加强。
4、练关节等韧带:打太极要求关节是节节贯穿,周身一家。 在腰脊、关节的带动下再配合回旋绕缠运动,就能使肩、肘、胯、踝、腕等关节达到贯穿周身一家的地步。如此则能增强各关节机能和防止其发生退化现象,并有助于关节韧带、软骨组织的正常功能。
5、练肌肉:打太极拳要求肌肉的质量,主要看弹性和坚实程度。长期演练太极拳能使肌肉坚实有力,从而防止大腹便便,行路困难。通过肌肉张弛和关节伸屈运动,一方面可使练法运用自如,另一方面由此而产生的有节律的挤压,对静脉血回流心脏会起到促进作用。
6、练腿与脚:太极拳着重虚实转换的锻炼。不论上肢、下肢、身躯及内脏各部处处均一实虚。以腿为例,体重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反之亦然。腿部通过虚实锻炼能增强加大力量。再以脚为例,当脚跟、脚掌、脚趾相继下落抓地时为实,脚心(涌泉穴)轻轻提起为虚,叫做实中有虚。经常做脚底板贴地,足弓上提的活动,一紧一松的实虚交换,可使足部肌肉和韧带得到充分锻炼。长久下去,不但可以矫正足,同时可使足弓增强弹性,达到健步轻灵。
太极拳能健身治病是确无疑的,但有一条件即必须坚持下去,要把练太拳当作日常生活中如同吃一样,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情。只要坚持就能达到病难入侵,精神旺盛,身体健壮的目的。 如此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妙方,何乐而不为?
发表于 2008-6-5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技如斯,夫复何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