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5617|回复: 1

对太极拳在现代进程中发展的几点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4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极拳成型于中国小农社会时期,主要以家族、血缘的传承方式代代相传。太极拳这种文化特征和传承体系,使其在现代化发展中存在众多的问题。
一、太极拳源流缺乏历史依据
关于太极拳的源流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人著书立说,阐述太极拳的源流问题。自唐豪先生的陈王庭创拳说之后,似乎太极拳的源流定论尘埃落地。但蒋发的出现又使太极拳的起源产生争议;从太极拳现在的技术中也找到红拳、罗汉拳、三十二式长拳等的影子,而且部分动作与“通臂拳”的名称异常的相似或相近,也使人们对唐说产生了疑惑。据我们的统计,从建国到2006年4月间有关太极拳的文章共有2 073篇,其中有关太极拳源流的文章有80篇,出现了多种创拳说,如陈卜创拳说、王宗岳创拳说、张三丰创拳说、张三峰创拳说、胡镜子创拳说、陈抟创拳说、许宣平创拳说、陈王廷创拳说等等。从这众多的源流说看,大都是一些文献的堆集、搬抄,缺乏历史性和逻辑性,没有一篇有翔实的历史资料、严密的逻辑推理以客观、科学地反映太极拳源流方面的文章。
对太极拳源流问题的研究,要善于从真伪历史资料中,辨别是非,去伪存真,理清太极拳发展的来龙去脉,这样才有利于人们对太极拳文化形态的真实了解,有利于它的健康发展。
二、太极拳技击性在现代的淡化
技击性是太极拳运动的核心内容,这是由其成型的历史环境所决定的。随着社会的变迁,太极拳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已从小农经济时期发展到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客观条件给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正是这种智能化、理性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特性使太极拳的技击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很大的冲击。虽然说陈王庭所创的陈式太极拳也包含着健康、休闲的功能,“忙来时种田,闷来时造拳”的歌谣就清晰地反映出陈王庭创拳的由衷,只不过太极拳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这种健康、休闲的功能日益占据主流,取代了太极拳的技击性。虽然说发展总需付出代价,正如《代价论与当代中国发展——关于发展与代价问题的哲学反思》[1]所说:“没有离开发展的代价,也没有离开代价的发展,不论采用什么模式,选择什么手段和途径,都要付出相应代价”。但这样的代价是否太大,对于具有传统文化的太极拳的发展是否有利?太极拳价值如何传承与开发是太极拳现代化过程中需研究的重要问题。
三、太极拳现代化技术体系中存在着“假肢”
现在以竞赛形式出现的太极拳,我们仅仅能从“推手”中寻求到技击的一点痕迹,很难在竞技赛场上寻到昔日太极拳手“荡众寇”的洒脱风采和太极拳“成龙成虎任方便”的打斗艺术,太极推手被演绎成了一种乏味的“顶牛”赛。自1982年的推手试行比赛到现在已经是二十几年的历程,从它的发展过程来看太极推手不能算是成功的现代竞技活动,这一点可以从高校武术课本中找到证据,其中有“推手”的经典式诠释;“推手是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采用掤,捋、挤、按、採、挒、肘、靠等方法……”,但是推手概念中所提到的“肘”法自太极拳走向竞技赛场到现在从未有人使用过1次。很显然这是一种学术理论和技术发展中的误区,不利于太极拳的现代化发展。
四、太极拳研究与现代科学的断裂
太极拳在用于修身时强调以意识为主导,以意导体,以体导气,以气领形,要求意、气、形三者的合一;太极拳在技击时又讲究刚柔并济,张弛有度。无论是太极拳的修身价值,还是太极拳的技击价值,存在着较大的抽象思维。目前对太极拳理论的研究往往生搬硬套古代哲学的知识,太极拳研究缺少与现代科学的结合,造成了太极拳与现代科学的断裂。
从太极拳的演变历史来讲,在其创编之时,人们囿于生产条件和认识能力的局限,太极拳蒙上了神秘甚至带有玄学的色彩不足为奇。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今天有能力或有部分能力来面对太极拳在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保护、开发、发展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五、太极拳“术”“学”不分
太极拳如同其它民族传统体育一样,刚刚由经验发展走向科学发展阶段,民族传统体育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影响到了太极拳在学科上的发展。这使太极拳“学”与太极拳“术”的关系问题成为困惑太极拳发展的又一大棘手问题。这种现象甚至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存在。
“术”是指“术科”。现代汉语词典所云“术科”,“军事训练或体育训练中的技术性科目”,英文是“subject”,是关于某一领域方面的技术与技能。而“学”是指“学科”,英文是“subject of study;branch of learning”,是指“军事训练或体育训练中的各种知识性的科目[3]1308”,是关于某一领域方面的理论体系,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太极拳“学”则是指太极拳文化方面的理论体系,是从文化层面或者说从研究方法上来认识太极拳的一种技术和理论系统的总和。而太极拳“术”是指太极拳的技术与技能,尤其指它的技术特征或太极拳技术体系的演变、成熟和发展。太极拳“学”注重太极拳理论层面的建设,太极拳“术”重在技术特征、技术风格。但是,目前人们在看待两者之时,往往“学”“术”不分。这种现象制约着太极拳项目及其文化的发展。
太极拳的现代化发展无可阻挡,但要使太极拳健康发展,必须要在如下方面努力:要加紧太极拳的源流研究,拿出一个尽可能统一的源流说来;要寻求太极拳“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要在太极拳研究中多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合理开发太极拳的“竞技”与“休闲”功能。

 
发表于 2008-7-4 1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