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武术发展六大断带 来自酷品太极
一、文革造成人才断带
文革是我国人才的断裂带,不独武术为然。不仅一些老武术家和高手在十年中因为年龄等原因凋零,尤其太极拳,作为封建余毒被禁止,无人承续。现在,社会上会武术,已经成为“人才”了。
二、市场经济大潮造成习武心态的“裂变”。
过去的人习武有成,必须有一个前提,即潜心修练、不事外务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太极拳作为一项悟的功夫,更是如此。
也因为过去习武之人将武术看成性命,所以专心。而现代的人,往往把武术看成一种才艺,一种健身之道,一种领悟人生之道,最多是一种谋生的途径。而市场经济对人的经济、交往、其他知识储备、能力等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注于此道的人越来越少。习武之人的心态呈现多元化,除了部分痴迷于此道的人以外,有的越来越浮躁,有的只将其作为一种把玩之物。
二、现代化带来的武术理论断带
中国的武术以中国本土哲学为基础,尤其是太极拳,在后代太极人的阐释和发展中,哲学修为(尤其对易、对辩证法)简直与武技同等高度。但是,现代化以后,中国的哲学面临着西方哲学体系的冲击、融合与变迁。而这些哲学思潮已经深入到平常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想当中。习拳之人也概莫能外。而酷品太极以为,太极拳未能适应这种变迁,既没有人将自己与他人划一个界限,也没有人去融合新的哲学思潮,只是固守着自我。这必然带来太极拳与现代社会的断裂。
三、其他武种涌入造成学习者断带
这个不必说太多。过去,国人以为,中华武术,天下独尊。太极功夫,博大精深。而现在,中国人的孩子,我是说,占有知识、财富,作为社会中层的人们,都把孩子送到跆拳道班里面去了。在我们班上,说某某人把孩子送到跆拳道了,都说好,锻炼心身。说会点传统武术,都笑笑,若说会太极,都忽悠忽悠手,怪怪地说,哦,你也会这个?武术,听起来怎么就带着那么点儿土腥气呢!
四、国际化带来的武术发展体系的断带
中华武术研究,更多的是习武之人自己体悟,目前没有人大规模地用课题的形式,来实际地研究武术发展、技能方面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其他国家重要武术项目的发达,往往就是有此类委员会,以及完善的课题机制在支撑。这些组织和制度的缺乏,使武术发展速度相对于其他国家武种而言,是倒退的。
五、开放带来的武术研究方法的断带
酷品太极以为,在研究方法上面,我们也土得厉害。我们培养了一批研究型人才,一些大师们和新秀们也在努力实践着。但是,国外在对武术开掘、培训过程中,大量地运用管理学、心理学、体育生理学等等方面知识,并且形成了研究方法体系。我们的研究方法,大量地还是在思辨,用周易想。研究与实践的脱节也厉害。高功夫的人往往不屑于去做一些很实际的研究。而有些研究者功夫又还没有达到那么深。
六、传承模式的断带
这方面,酷品太极已经写了不少了,如太极少林初级阶段任务、一个外国人对武术看法、太极拳产业化评论辑。一句话,就是我国还在沿用小作坊式、朋友圈子一样的师徒传承,而没有向社会大规模的推广。
这个断带,都是中国武术现代化必须跨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