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142|回复: 2

太极拳制人而不伤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5 0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极拳制人而不伤人


太极拳作为武术,当然离不开技用法,然而它不同于军旅武艺,不是上阵杀敌的手段,也不同于江湖豪客的本领,没有争强斗狠的技能,它是民间人士的自卫术,这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和《十三势歌》等著作中可以得到充分证明。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虽然强调修炼太极拳深时,可以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的高超境界,然而细读王宗岳的著作,他所写的基本上是打(推)手技术。武禹襄、李亦畬等人的拳论在技术上所谈尽管具体而微,但仍是打手的窍要,“人一挨我……彼自跌出”的技法。没有一篇一语说如何临阵杀敌致死的,这和明代戚继光、程冲斗等人的著作显然不同。
再从太极拳拳法来看,强调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简御繁,以逸待劳,以轻制重,以防为主,制敌之长而为我用等等,也莫不从自卫防身出发。
戚继光等人的著作是为战阵杀敌而用,是军事教材,读者是军人,故多以器械为主。王宗岳是民间人士,所生时代是“康乾盛世”,所谈自然以拳术为主。道咸以降,习太极拳者又大都是民间人士,根据时代和修炼者本身的需求,就决定了太极拳的社会地位是民间人士的强身自卫拳术,因而,制人而不伤人就成为太极拳法的特点。
那么,太极拳是否就无伤人致命,用制强敌的技术?只能后发制人,而不能主动进攻呢?事实远非如此,太极拳同样可以先发制人,以重制轻,伤人致残。我在第五章武派太极拳势及其技击含义中也适当地介绍了一些,以供爱好武派太极拳传统技法者研习。但是,制人而不伤人,是其主流,这点不应含糊。要知我国是以法制国,民间习武主要是为了健身自卫,不仅对太极拳修炼者是如此要求,对其他武术也是如此要求,且不说拳友间相互切磋不应将对方打伤,就是在保卫自己,打击坏人时,如果防卫失当,也同样要负法律责任,所以制人而不伤人这一原则,我看可以做为民间习武者的共同要求。
武派太极拳的技击用法,在制人而不伤人的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概括言之,就是“吞吐浮沉,绵软巧脆”。
吞是吞其来势,顺势引化(切忌硬接),纳尺诸流,含而化之。身法上要求含胸腹,如鹤缩身,命门吸神阙(肚脐),掌心劳宫,足底涌泉,俱要涵空,是谓“三吞”。
吐是发放,如箭离弦,似龙出渊,动如迅雷,其疾如风。在身法上,命门催肚脐,掌根外吐,劲达指尖,涌泉踏地,力从足发,是谓“三吐”。
吞吐要紧密配合,交相运用,与人周旋,动静做势,遇重使轻,遇轻使空,遇力即走,见隙即人,顺应自然,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一吐复吞,一吞复吐,亦吐亦吞。吞其来势,务要虚灵,才有引进落空之妙;引到向前劲始蓄,蓄而后发,放人才能如箭离弦。能否发挥太极拳“着劲”之巧妙,全赖吞吐之技运用变化之是否得当。
浮是擎,与人沾触,可用钻贴之法,擎起对方,迫其立足不稳,处于背势。擎起彼身借彼力,要以意为先,虚灵为用,擎中有引,引中有擎,使彼如陷深渊,只能随波逐流,受我摆布。
沉是沉稳,与人粘着相触,要劲沉于下,涌泉吸地,才能稳固如山,人难撼我。下沉则上轻,便于走化。发劲更须沉稳,才能以身催手,如对靶放箭,迅即中的。
绵软是柔韧而又连绵不断之意,是与人接手的要求。
巧指运用引化拿发技术要巧妙,出其不意,才能攻其不备,稳操胜券。
脆,指引化拿发处处干脆利落,不可拖泥带水。
其运用之技术,不外“五技”、“八法”。“五技”是跌、打、踢、拿、掷、“八法”是掤履挤按、采挒肘靠。其具体运做实施,详见以下有关章节。
以上所述太极拳产生出之社会效益,是众多太极拳家以及太极拳爱好者所共创,非少数人之专利。尤其古典文化之引入,更有助于个人道德品质之修养。拳势尚柔缓,可克急躁,慎举动能和性情,务镇静有益思考。其技巧以御侮为主,非遇困厄而不发,皆寓中华民族崇尚和平之美德。太极拳发展于鸦片战争之初,盛行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百余年来,历经列强侵略,民族奋起之兴亡史,从而培养了众多太极拳家及爱好者,热爱祖国不畏强暴之高尚品德,故太极拳大家多为道德长者,儒雅君子,具有安详真诚之美德,而无骄横欺世之戾气。今后在党和政府英明领导下,太极拳手更应学政治、学文化,争取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之新型太极拳家,让太极拳这一中华瑰宝,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健康服务。
凡此均值我辈深思,不可徒做技艺看也。
                                  

发表于 2008-11-20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吞是吞其来势,顺势引化(切忌硬接),纳尺诸流,含而化之。身法上要求含胸腹,如鹤缩身,命门吸神阙(肚脐),掌心劳宫,足底涌泉,俱要涵空,是谓“三吞”。
吐是发放,如箭离弦,似龙出渊,动如迅雷,其疾如风。在身法上,命门催肚脐,掌根外吐,劲达指尖,涌泉踏地,力从足发,是谓“三吐”。


 

发表于 2008-11-26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啊好文章!惜无缘见到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