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赵堡」之旅 陈逸民
一九九一年秋天,我从中油提早退休,束装前往号称少林、太极的发源地—中国大陆河南省。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到河南省温县赵堡镇(ps陈家沟是赵堡镇下的一个村—陈沟村)访问寻根,因为赵堡太极拳的祖师陈清萍,当年就是在此定居、授拳。
赵堡镇给我的初步印象,约是四十年前台湾乡下的模样,地理、人文不及台湾,但已经没有水深火热的感觉了。
承师兄陈家箴之介,前往北冷(赵堡镇附近)拜访了陈师爷应德的的徒孙王盾,而王盾是向其伯父王学富学的架子,我曾拍摄王盾全套拳架呈王师晋让观看,具我个人之见是略有不同,但他所住的地方因地处偏远,又无同道切磋,又只能利用农馀练拳,不若温县陈家沟之专业,实在可惜。
王盾的推手方式也与我们相同,确是同门,临别曾有一信给王师晋让:『尊敬的前辈王晋让老师:弟子王盾学艺三十多年,但没有练出一点成绩,原来年幼无知,虽然我老师王学富精心培养,我也没有练成,当我知道练功时,老师(我的伯父)王学富已经年老了。他已安然去世,如果说我所练之架(陈应德老师所传)和您所练的有不同之处,请多加指点,诚心愿您来家一趟,不知您心意如何?弟子王盾(王巨浪),河南省温县北冷南庄,一九九一年十月二十四日。
在温县居住大约三个月期间,四处打听杨虎祖师的曾孙杨兴靖其人,就是毫无音讯,原来有人明知确有其人,亦不愿相告,心态可议。次年与陈家箴、马廷基、林纯仙参加在温县举行之首届国际太极拳年会,才在会场首次看到杨兴靖表演。之前我曾接到杨兴靖的徒弟张满宏(任教於焦作矿物学校)的来信,并附有照片及张投稿於『少林与太极』杂志的大作:「太极奇葩—忽雷架」一文,颇具参考价值。
後来请杨兴靖在郑州国际大饭店广场表演「三角架」,此架与王师晋让所授拳架相同,说是谢功绩改的,之後又表演了「四角架」与「柔架」。据杨兴靖说曾向太极拳协会申请公开表演,但在第五次申请才准予在首届年会表演,不过门派之忌可见一斑。
杨兴靖原务农後从商,但有亏损,拳架又受排挤,甚不得志,而後知道台湾亦有同门,又能在公开场合亮相,受到鼓舞,遂在草堂村王纥挡成立太极拳协会专心教拳。
一九九一年在温县期间,偶然的机缘,看到一本『秘传赵堡太极拳』,如获至宝,遂前往赵堡镇拜访作者王海洲,未遇,回条。王後来旅店回访,初遇王冷然相待,後我演练拳架,王一改态度说:「你的架是赵堡架不是陈家小架。」
後来我在年会上听远嫁西安的前辈陈立清女士说,陈家小架是陈家小架,赵堡架是赵堡架,返台後王师晋让就将拳架正名为「赵堡太极拳忽灵架」。(编者按:忽灵架之名,後因顾及两岸名称及统一,而统称为忽雷架。)
随後到了西安,所看到的拳架都是「和式架」而非「忽雷架」。综观此次之行,与我们拳架相同的只有北冷的王盾与王纥档的杨兴靖,才是真正的赵堡太极拳忽雷架,而拳架之优雅、内劲之深厚,武德之高尚,王师晋让可谓不作第二人想。
(本文节录自『赵堡太极拳薪传季刊第二期』,作者为陈逸民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