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练拳方式适合你么? 如果有个老师,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式大凡就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了。这就像把自己交给了医生,老师好,眼力好,思路清楚的,看得准你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练习,针对性的纠正,那是运道好,你省力不少。但是,这中间也有个问题,老师的成才之路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也许他曾经学了好多种,比如少林给他拉开的筋骨,武当给他练到了丹田,八极又为他带来了爆发力,咏春交给他了手法、桩功,最后他定了太极,并决定在松空上走到底,这样的学习之路我认为对上一辈拳家们并不少见,那也就是说尽管他们走太极的路子,但内里暗含了他曾经练习过并练上身的各种劲路,这也是练同种的劲却差异特大的原因之一。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可能教就是太极了,而他的标准却是通过这么多拳种练下来获得的劲路,学生如何能练到?
我在此就抛出了作为标题的问题:即使你有个好老师,即使你握有真传的方法,但这个练拳的方式适合你么?
近来看一些中医书籍,都有讲到中医的规律是普遍的,但应用于具体的个案一定是特殊的。针对不同的体质,不同的诱因,不同的时辰,那用药用针的技巧都可能是天壤之别。我想练拳也不外乎此。往大了说,这个拳种是不是适合你?身材羸弱的非要去练功力性的,丢了灵活不说功力也难有突破。收小一点,这样的练习方法是不是适合你?本来性格活跃的非要去练静功,肯定事倍功半。再小一点,这样的练功是不是适合你找到你想要练的劲?用直行去练横劲,那也是自讨苦吃。别再这里吹什么天下武林是一家,到了最后都一样,也别吹自己的拳种博大精深什么都能练到,我们且不说能否走到内外合一的那种境界,就说你的兴趣在这么长时间的无功而返后是否还能保持都是一个疑问。
所以,我的观点也就是那么一句话:师父领进门,修行靠自己。不管老师如何,都得花脑筋去思考,判断是否应当作调整。
是不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就一定能练出来?未必,量变到质变也有个量的积累。如果你已经找到了合适的,那么恭喜你,至少路对了,剩下的就是埋着头狠练就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