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311|回复: 9

少林太极“齐名不同命” 谁来给太极拳发源地当“推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5 14: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少林太极“齐名不同命” 谁来给太极拳发源地当“推手
如果要在知名度上将少林和太极分个高下,恐怕会让很多人为难;但如果要论登封少林寺和温县陈家沟的名气大小,答案恐怕就显而易见了。



相比登封少林寺,作为太极拳发源地的温县陈家沟落后的已不仅仅是名声,其在旅游和相关文化、武术产业的开发方面更是远远落在登封之后,何以至此?有专家认为,少林的开发更像是企业运作,太极的开发更像是个体户行为,要改变该局面,不仅需要政府支持、资金投入,还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对太极进行开发,整合多种流派,聘请相关专家,进行系统规划和推广。

 “齐名不同命”

提起少林功夫,人们马上会想到河南登封少林寺;但提起太极拳,人们却并不能马上将其同河南温县陈家沟联系起来。

这同少林和太极的特点有关。河南省社科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认为,少林更具神秘性,太极的群众性更强,正是这种普及性反而让人们忽略了其起源地。

河南省温县旅游局为太极拳的普及程度提供了佐证:据统计,目前,太极拳已经传播到世界上150多个国家,


有近2亿的太极拳爱好者。

然而,太极拳的巨大影响力并未给陈家沟带来多少实际效益,相比少林寺的门庭若市,陈家沟多少显得有些落寞,有网友将此概括为:“齐名不同命”。

河南登封嵩山风景名胜管理委员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如今,每年到少林寺旅游的海内外游客基本都在200万人以上,仅门票收入就达1亿元以上;登封市武校已达80多所,学员6万余人,每年输入资金近4亿元。

与之相比,陈家沟就显得“寒酸”多了:数据显示,2008年,陈家沟共接待游客2.3万人,门票收入仅7万元;温县超过500人的太极拳学校仅有3家,而登封超过5000人的武校就有6家。

除了旅游和武术产业外,以《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代表的少林文化产业也在登封开展得如火如荼,而陈家沟在这方面尚属空白。

   金字招牌为何难生财?

为何怀抱着太极拳发源地的金字招牌,陈家沟的命运同少林寺相比却如此迥异?

张新斌表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本来就是口口相传、手手相教的东西,并没有留下多少物质性的东西,相比陈家沟,少林寺这个载体的聚集性更强,这是少林在旅游开发方面具有的优势。

河南财经学院管理咨询研究所所长史璞则认为,与少林相比,太极的开发还处于低层面,缺乏对太极文化产品的策划、开发和有效推广。“少林寺是一个组织,太极文化则依靠传承人来延续,少林的开发是企业运作,太极的开发则更像个体户行为。”

太极拳的发展现状也为史璞的判断提供了依据。据悉,太极拳的现代传承



人中,最有名的是“四大金刚”:陈小旺、陈正雷、朱天才和王西安。他们在太极拳的国际推广上做出了很大成绩,但他们的推广更多是个人行为,其所创建的研究会均以个人名义命名,例如“世界陈小旺太极拳总会”和“王西安拳法研究会”等。

另外,这些国际闻名的太极拳大师多已远离陈家沟。据朱天才的儿子朱向华介绍,其父亲常年在海外授业,在国内的时间不多。不仅如此,还有众多太极拳师散布于国内外,各自为战,小打小闹,在国外教拳的高收入也使许多拳师把未来的发展定位于国外。

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总教练陈自强则给出了另外的原因:“太极拳往往被当做老人拳和养生项目,很多青少年不愿学习,即使有也多是短期培训,这就限制了太极拳武术产业的发展。”

 太极产业化,路在何方?

今年1月份,河南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陈家沟太极拳塑造成具有世界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品牌”,不过,温县政府部门的行动显然更早。从2003年起,县政府聘请相关机构编制完成了《中华太极拳起源圣地陈家沟旅游发展规划》,并投资6500多万元,修建了太极拳祖祠、祖林、祠前广场、东西牌坊、杨露禅学拳处、东大沟练拳处及太极拳博物馆等景点;以前由县政府举办的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也升格为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

然而,陈家沟的太极产业化依然任重道远。据温县旅游局副局长黄小全介绍,要实现陈家沟旅游总体规划,大概需要20亿元资金,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太极产业开


发的瓶颈。

体制问题是太极产业化的另一个障碍。黄小全介绍说,体制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是行政管理体制不顺,部门间协调难度大,二是区域管理不协调,景区内、外无法实施有效统一管理。要解决该问题就需要成立一个职、权、责相对独立的专门机构,全力做好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开发建设工作。

这个专门机构目前尚未设立,但资金问题已有所缓解。今年9月24日,温县政府和河北唐山聚鑫公司签署投资协议,由聚鑫公司投资11.5亿元建设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和中华太极养生旅游基地项目。

据黄小全介绍,县财政每年还会拿出一定资金,进一步完善陈家沟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

不过,史璞认为:“并不是说路面硬化了、房子盖漂亮了就行,除了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太极文化的深度开发和推广,这就需要有效的设计,需要有一批专家型人员来运作。”

黄小全也表示,太极产业开发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熟业务、善策划、能运作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对此,史璞建议,应该跳出本地来寻找人才,仅靠政府和传承人是远远不够的。

虽然陈家沟要赶上少林寺还需走很长的路,但朱向华对未来充满期待:“太极拳大师们已经做好了‘走出去’的工作,现在要做的就是‘引进来’,只要陈家沟开发好了,全世界的太极拳爱好者都是潜在的游客。”
发表于 2009-10-15 18: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推不好把自己给推到了。毕竟太极拳的源流,只有陈家沟自己承认。而其他各派,都不承认是陈家沟人创的。这也真难为陈家沟人及其他的人。
发表于 2009-10-16 12: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少林寺以拳修身、以禅修心,拳禅合一。
武当以武演道、性命双修,拳道合一。
不用推手信徒与日俱增。
陈家沟。。。。。。
发表于 2009-10-16 13: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少林寺以拳修身、以禅修心,拳禅合一。
武当以武演道、性命双修,拳道合一。
不用推手信徒与日俱增。
陈家沟。。。。。。
-- by 会员 走四方 (2009-10-16 12:15:12)
陈家沟以谎演实,以钱修心,拳钱合一。
发表于 2009-10-16 17: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以和谐为本,12太尖刻了吧!其实陈家沟在陈鑫手里还是有真太极的,医武道儒结合的很好,可惜后辈们不识宝贝,把祖宗的好东西全丢了,内涵没了,只剩套子一个,靠天天帮人整架永难发展。
-- by 会员 走四方 (2009-10-16 17:26:47)
发表于 2009-10-17 09: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远的以谎演实不说。近的,以洪钧生为例。其明明只跟陈发科学了七个月的拳。却非说跟陈发科学了十七年。就连冯志强都看不过去。在其书中如实写出,洪钧生只跟陈发科学了一段时间。洪钧生跟山东大学的燕子杰学擒拿时,跟燕子杰也说,只跟陈发科学了七个月。只学了拳架,其他么也不会。为此才要燕子杰交给其擒拿。
知道此事的人还活着,就如此以慌演实。所以,那远的,以谎演实也就不足为怪了。以卖拳为生,终究是打把势卖艺。何况拳还不是真玩意。
发表于 2009-10-17 11: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chen12 知道个屁,谁不知道洪钧生为“太极魔手”,而且名号是日本人先传出来的,只可惜徒弟没有扬其名。当年陈**想跟洪钧生学拳,不知道为什么洪钧生不愿意教,还三次拒绝,最后闹得很吧好看,是洪钧生让陈**试拳,结果洪钧生连座都没起,说了句“……”,连手都没用,一个胸靠把陈**发出去,何谈洪钧生没功夫?
发表于 2009-10-17 17: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songchen12 知道个屁,谁不知道洪钧生为“太极魔手”,而且名号是日本人先传出来的,只可惜徒弟没有扬其名。当年陈**想跟洪钧生学拳,不知道为什么洪钧生不愿意教,还三次拒绝,最后闹得很吧好看,是洪钧生让陈**试拳,结果洪钧生连座都没起,说了句“……”,连手都没用,一个胸靠把陈**发出去,何谈洪钧生没功夫?
-- by 会员 彩色的风 (2009-10-17 11:27:53)
我不知道个屁。是以为我不知道洪钧生如此不要脸。洪钧生的出名,确实是日本人给杨的名。这在济南人,是都知道的事。在那时,顾留馨不敢教日本人。这个罪名叫洪钧生背上了。鬼子一个女的。一小时八美元。在五三街下。我是亲自看见的。
洪想教陈小旺,陈小旺自以为了不得,不理洪钧生。洪叹曰。陈小旺不知天高地厚。你会多少?。
发表于 2009-10-17 17: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因为这个“麽手”。惹得一个意大利练陈拳的人,找到洪钧生。【87年】。要试试手。吓得洪不敢应战。这在济南的武林界是;人人皆知。为此,陈立请也找到·洪钧生,要搭搭手。洪也不敢搭手。陈立清将洪的徒弟,王世仁一个靠打出三米多。
发表于 2009-10-17 17: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以谎演实,一个洪钧生就够了。我一个同门师兄踢洪的场子。洪连个屁也不敢放。92年,我与我这个师兄又去南门黑虎泉,找洪的徒弟玩玩。洪的徒弟一个劲的喊某某老师。最后我们只得作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