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6017|回复: 0

李自奇墓碑研究之一:李子奇墓碑的体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7 12: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自奇墓碑研究之一:

——李自奇墓碑的体例

(一)、墓碑的种类和体例。



墓碑,是我国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墓碑的写作也有一定的格式和体例。墓碑的种类不同,写作的体例也不尽相同。

1.       墓碑的种类。 

一是后土之墓墓碑。后土墓碑一般竖立在所在坟茔的祖墓后边。后土之墓源于皇天后土。皇天,天之谓也。“《尔雅。释天》疏引李巡云:皇,君也,故尊而君之,则称皇天。”(民国三十六年版《辞海》935页)“后土,谓地也,犹天称皇天也。”“古主管土之官。为土神名。礼月令:中央土其日戊己其神后土。”(引文同上书255页)后土,是空膛(没有尸骨或衣冠),民间习俗应是土神的墓冢,以求扎坟后,保佑族人平安。因有实际墓冢,其碑刻也应列入墓碑。

二是纪墓碑。有明确的主人、尸骸(包括空膛、衣冠冢)。

三是墓志铭。记载墓主人的生平、配享、德望、事迹、子嗣的铭文。一般是随墓主的棺椁埋葬在墓室或棺椁旁。

2.       墓碑的体例。

后土之墓的体例。后土之墓的碑文很简单,只有“后土之墓”四字和竖立该碑的年月日。它的使用一般是在一族扎新坟茔时使用,埋在新立主墓的后面,以张后土之德,保佑族人安康。后土之墓碑的规格,一般高一米左右,宽三十公分左右,厚810公分。埋入土层3040公分,地面实际高度70公分左右。

纪墓碑的体例。主要作用是记载墓主人墓碑的位置,生卒年月。纪墓碑的书写体例是,中间正文:墓主人出生的朝代、官职、名讳、字号、配偶;上款:立碑的时间干支。下款:墓主人的奉祀人按辈分由上而下排列,同辈份的从中间开始,右长左次、右三左四依次排列。对上下款的认识,受书写者的认识所左右,一般以右为上是指书写者面对墓碑,其右手方为右。有的书写者面背墓碑,以右手方为右。还有的墓碑在下款之后署有刊刻墓碑的工匠名字。祖墓墓碑一般在1.5米至1.8米左右。墓碑的高度一般是从祖墓开始,依次递减。后辈墓碑的高度不得高于其上辈的墓碑的高度。但是,墓碑的高度也受后代的经济、地位影响。经济情况好、地位高(例如有皇帝封赠)的墓主的墓碑高度也高。有的人为了将墓碑立的高大,也采取一些变通的办法,如将祖墓墓碑盖起高大的碑楼,这样他的墓碑也随之增高。

墓志铭的体例。墓志铭实际是一篇记叙散文。由墓志和墓铭两部分组成。墓志部分主要内容有撰写人的身份、写碑的缘由,和墓主人的交往;墓主人的身份,主要事迹,配偶和子嗣情况;墓铭部分使用诗歌、韵文,赞颂墓主人的品德、精神。墓志铭一般为横向结构,横宽竖窄,竖行书写。规格一般为60公分至90公分左右。有的为了保护墓志,还将墓志设计为盒式结构,用盖将墓志盖住。墓志铭的写作时间一般是在墓主人行将就木的时候找当地的知名人士或有地位的人书写,与棺木同时下葬。

碑铭合一墓碑的体例。这种墓碑不是在墓主人安葬时所立的墓碑。一般是在墓主人安葬之后的若干年,其后嗣们所立。墓碑的规格与纪墓碑相同。其写作体例除了具有墓碑的内容外,又参以墓志铭的内容,简洁地记载墓主人的主要事迹、功绩、宗亲延续。其行文简洁、扼要,又不完全与墓志铭相同。



(二)、李自奇墓碑的体例



李自奇墓碑是典型的碑铭合一的墓碑。其主碑文为:皇明庠生李公讳自奇字之奇行五配陈氏之墓;上款:大清康熙二十八年岁次已巳年十月初一毂旦;下款:男允字涞,牟字沐,参字浴;孙怀功字明山,怀德字泰山,怀兴字华山,怀恩字银山怀贡字金山;曾孙朝客徙往福建莆田后居潮州府,世胜?世拔?世宝?世功?世宣?朝宾?世光奉祀;其铭文为:生于明万历八年卒于康熙六年     严尊堂兄春茂师导创修研传游教晋陕心意拳六合枪宗师.

碑铭合一体例并非始自李自奇墓碑。早于李自奇墓碑290多年的李氏始祖墓砖就是这种体例的一个样本。保存于唐村李振田家的李氏始祖墓砖长29cm,宽14cm,5.5cm.墓砖的正面刻字两行(竖排)

大明三十四年

李公讳清江配王氏

墓砖背面刻字:

家住山西洪洞凤凰村

大明洪武四年来到河内怀府唐村

弟李清河同来住李洼

碑铭合一的体例在博爱县使用非常广泛。如,早于李自奇墓碑30余年的寨卜昌王氏先祖王楠的墓碑则是更典型的碑铭合一体例的墓碑。这通刊刻于明崇祯六年(癸酉)的墓碑的主碑文为:“大名故考妣王楠、朱氏、刘氏之墓。”铭文部分则详细记载了其子孙延续的情况(见附件)。碑铭合一体例的墓碑,在寨卜昌还有三、四例。博爱县北十字村有一通刊刻于清光绪元年的墓碑,墓碑的主题碑文是呼延氏从三世祖到六世祖的名讳,其铭文则叙述了呼延氏的迁徙情况:“我呼延氏盖济宁人也,仕宦北京。后我始祖随王驾至怀郡寄居于郡城东门六祖茔在焉。越八世至国朝顺治七年始入里甲,自我本支始祖迁居于北刘十字村,□□后有迁瞿家庄、有迁赵后、齐庄,故倩笔填讳志之。”碑铭合一的墓碑弥补了墓主没有墓志铭、或者看不到墓主墓志铭的缺憾。他更加直观地记载了墓主人的历史地位和人生的光辉,是祭祀、怀念先人的一种好的办法。




魏美智联系办法
手机:13598532095
邮箱:meizhi822@163.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