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0-3-12 12: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多年来对拳术及拳史的研究中,越来越发现阴阳八卦掌(即阴阳八盘掌)与八卦掌的区别,就同戴氏心意拳与形意拳的区别一样。“八卦掌”是对“阴阳八卦掌”的创新,创始人是董海川(1816-1882)。这就同“形意拳”是对“戴氏心意拳”的创新一样,郭维瀚及李洛能(1807-1888)是创始人。 八卦掌流派因董海川的不同弟子而形成,就同形意拳流派因李洛能不同弟子而形成一样,两者的演变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阴阳八卦掌亦称“阴阳八盘掌”。 此“阴阳八盘掌”名,是处于闭塞村落的河北文安北斗李村人、阴阳八卦掌宗师任致诚先师(1878-1967),当年见到1934年天津出版的孙锡坤著的《八卦拳真传》一书时,感到与自己练的“阴阳八卦掌”有相似处,似乎是同源异流,为了避免混淆,便于1937年以“阴阳八盘掌”之名自费出版其书。而任至诚大师的师兄刘宝珍之表弟肖海波(1863-1954)的一弟子程友功的传人,至今还保持着原称“阴阳八卦掌”。 任致诚先师有二位师兄:大师兄刘宝珍(1861-1922),固安县红寺村人。刘宝珍后又从董海川先生练,刘向董海川先生学时,董先生已年迈;二师兄是任邱县梁召人任树南。前一位在任致诚学艺时早已离师,据说二师兄任树南的功夫最纯,(任树南比任致诚、任致忠、任致和受艺早,功夫也大些,只是所学不及任致诚先师等完整),惜一生未传人。(笔者注:固安县独流村人肖海波之阴阳八卦掌学于其表兄刘宝珍,因非李振清祖师直接传授,故任致诚先师未列肖于李振清祖师直接传授的弟子名单中。程友功是程廷华之二子,因程廷华故世时程友功尚年幼,后曾从肖海波练) 大师兄刘宝珍一支的传人郭振亚先生于1983年在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卦刀》一书中述其源流时道:“此刀术为河北固安县著名拳师刘宝珍先生授予郭梦深,郭传其长子郭振亚,得以保留至今。刘宝珍受艺于八卦掌大师董海川和李振清,刘既获真传又融合两师之刀术精华,乃衍成这一风格独特新颖的‘八卦刀’术的表演套路,为中华武术的繁荣做出了贡献”。(笔者按:李振清祖师传下的阴阳八盘刀,只八大式,走四隅与中心线,十分原始古朴,与刘宝珍“融合两师之刀术精华”而创编的“八卦刀”不同) 刘宝珍因兼师董海川,故与任致诚一脉的“阴阳八卦掌”有区别了,又因刘宝珍去拜董海川为师时“董已年迈”,且刘宝珍已有相当深厚的“阴阳八卦掌”功夫,故他这支的风格与董海川的其它弟子(投师前,大多学的外家拳)的八卦掌的风格也很不同。 据肖海波先生一支传人刘学正、卢正文二位先生所述:肖于1881年在北京以“四尺二寸八盘刀”的器械,为门户标记,会见了一个旅京的河南温县人陈仆其人。肖、陈二人互演拳法,由此认了同门。当时陈仆已年届八旬,可见陈学此拳至少要早于李振清学此拳二、三十年。肖海波先生当年会见河南陈仆时,陈已告知肖氏原在河南秘传阴阳八卦掌的人士,已经转移到“热河侧坡”,并由此引起肖氏去“热河侧坡”又学了“阴阳八卦掌”八年。 因肖海波在刘宝珍去拜董海川为师前随表兄学艺,故其一脉的传人与任致诚一脉传人的拳艺大都一致,只是多了不少内容,变得有些复杂化。 任致诚先师尚有师弟霸县苑家口镇赵廷之、苏景田,但任致诚似与这两位师弟未曾谋面。据刘师说,其师叔赵廷之、苏景田之几位弟子曾来访过刘师几次,想将未学全的阴阳八卦掌学完。 任致诚十三虚岁时即1890年,与亲兄弟任致忠、任致和一同拜霸县苇家营(大魏家营)李振清为师,将其请入家里教拳。据肖海波及任致诚二支传人记载:李振清约出生于1830年左右,自幼习武,其舅曾任某镖局经理,故其十六岁就担任镖行工作,至十七岁时,随舅运镖于河南,投贴拜师于怀庆府董梦麟祖师门下,乞求授业,学得“阴阳八卦掌”奇技。艺成后拜别师傅前,祖师对他说,数年前有文安县朱家坞董姓者,曾学得此艺,若以后有不明处,可去问彼。后李振清弃镖行而云游天下,以访友谈道为乐,并在河北固县、任邱、文安、霸县等地授徒。李振清能纵身擒鸟,速度极快,是当时大名鼎鼎的“燕子李”,于1900年投身义和团运动而牺牲在八国联军的枪口下。(注:与‘燕子李三’不是同一人,李振清是清末人,燕子李三是民国时期人) 许禹生在其著作中谈到董海川时就曾指明董海川初入京城时是带着谋刺清帝的使命,这就不难看出董海川、李振清不怎么愿直说其师姓名之原因。由此可见,不言师名,或用“仙传”二字,乃是多有苦衷的隐言。民国开启后,不再担心前清政府的阴阳八盘掌大师任致诚在叙述此支源流时说道光年间的董梦麟传董海川、李振清,李振清晚年传任致诚兄弟。并说:此艺在董梦麟家已传三世。由此可知阴阳八(卦)盘掌的第一代应在乾隆年间,河南的董梦麟完全可能是怀庆府人(详见本人“通背拳祖董成的生活年代与籍贯”、“通臂《背》拳与心意六合拳的密切关系”及“怀庆府通背——天下武艺之总源”三文),且是董成的族裔,在熟知董成晚年拳艺理论的基础上,改进其双膝内扣的“马步双推掌桩”(见所附董成一支传人许伟战先生的站桩照)而成双膝内夹的夹马式,并以董成的“小势步”(见许君拳照)为运动技击步型(称为鱼鳞步),以董成的三三九节(三盘九节)及三个丹田之说(笔者发现唯阴阳八盘的三个丹田位置与董成晚年所说的三个丹田位置同)为理论,在董成老祖老年时创的“阴阳八步捶”基础上,参照董秉乾祖师之“董氏六合枪”、“十三势软手”太极拳、及姬龙峰祖师 的“心意六合拳”(据“董氏六合枪”而化成的)而创阴阳八盘(卦)五虎穿林枪、阴阳八盘(卦)掌及以破枪为目的的阴阳八盘(卦)藏身梅花点露刀(双手长刀)、阴阳八盘子母鸳鸯钺。走的路子与姬龙峰祖师极相似,皆由博返约,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者注:姬氏精于董秉乾祖师之“董氏六合枪”,且熟知董成老祖所创的内容庞大的通背拳,其“丢枪为捶”时,未走通背拳式的庞大体系,而以“十二大势”、“二十余小手”、辅以心意六合内功及枪、刀、棍三样兵器的简约体系。而阴阳八盘掌也是“八大势”、“三十余小手”、以及枪、刀、钺三样兵器所组成的简约体系。心意六合门后来又引进不少兵器,然阴阳八盘掌仍只保持三样兵器) 任致诚先师说这祖师是李振清先师在江南遇到,肖海波的弟子说是在河南,董海川的弟子也说董在江南遇到黄冠(即道人)传授。在清代,就河北而言,河南可能就是江南了。从1881年肖海波在北京与一位旅京的河南怀庆府温县人陈仆相会,互认了同门,及1955年一个自西安旅天津的刘君武所说其演的“阴阳八卦掌”(同李振清所传得一模一样),是学自河南的一个旧镖行武师中可知,其“江南”可能确实是指河南,这与肖海波一支传人所说的李振清学艺于河南,完全一致。这也与当年的河北大枪刘德宽在河南南阳学得“六路方天画戟”、后人却说刘氏学自江南、或湖北武昌、或河南淇县等情形相似。当然,也难排除因某些原因,那些人故意将河南说成是江南的可能性。 从与肖海波认同门的河南怀庆府人陈仆,及学自河南一个旧镖行武师的刘君武,及肖海波又去热河侧坡学“阴阳八卦掌”看,这位在河南阴阳八卦掌祖师(道家高人),不仅仅传有其它传人,更多的可能是传了秘密抗清组织的人物。如董海川第一代弟子中马维祺(江湖人称‘煤马’,常出手伤人),所遇被董海川认为同门的沙某的致命一掌,说明当时如陈卜、刘君武等那样传、练拳的隐士、高人还不少,后来肖海波去的热河侧坡金丹八卦教练拳的反清组织人士,就不可能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