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0-4-19 08:5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神拳今昔
勋掌神拳集大成者要数清季原太和,原太和是济源原氏第八世,外号小迷糊。在济源地区小迷糊的武侠故事广为流传。原太和约生于清道光年间,去世于1900年,据说小迷糊墓在安徽亳州,解放前后还曾有勋掌原氏后人去亳州拜祭。原太和传原可方,原可方传原作杰,原作杰传原家麟(1889-1917)、原家宽(?-1944)、酒一和、原传理等,原家麟传原传宣(1917-1962),酒一和传酒高太,酒高太传酒小五、酒同标,酒同标传酒小郎,原传理传酒一新、孙庆芳(1911-1986)等,孙庆芳传孙家鲁(1923-)、孙随成,原可亮(师承未知)传原可莲(1890-1970)、孙庆振等。在勋掌村有苗、王、孙、酒、李、张、郝、原等姓氏,在近代精于武功者颇多,比如民间即素有“原家棍、孙家拐、苗家拳”的传说。然而到了现代,先是十年浩劫的摧残,又是经济大潮的冲击,到今天神拳传人已经寥寥可数,一部分拳械业已失传,使勋掌神拳走到濒危的境地。
神拳异录
原迷糊为了练功,晚上睡在条凳上,掉下来就开始练功,后来睡凳子不往下掉了就睡扁担,睡扁担不掉了就又睡绳子,所以原迷糊练出高超的武功。在沁阳有一位团练使耍枪,观者无不叫好,原迷糊看后说道:“千枪万洞。”团练使大为不服,原在其舞枪的同时用斗丢进去,扣其头上,某始拜服。传说原迷糊和一位来自山东的武师较技,曾单手劈石磙,至今被原迷糊劈开的石磙还在,有兴趣者可到勋掌一看,并听听当地小迷糊的传说。当年原传理练功用玉米计数,练一遍就丢一粒,据说原传理一夜能练半升玉米。原传理回家时经常不开大门,直接从墙头上一跃而过,墙头有七尺高。酒一和三十岁才开始练功,默默用功三年便气力大增,用拳打刚轧好的打麦场,一拳就掘出半尺来深的沟,民国年间济源县长惊叹说:“一和真是牛来大气!”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酒一和曾一手拉住了一辆受惊的牛车(铁轮子牛车),救了一位9岁孩子的性命,还曾与人打赌伸手拉住一辆三套马的马车(木轮子车),使马车停止,不能前进一步。酒一和晚年时,一日如厕时自忖多年不用功了,不知气还在否?往双腿一贯气,不料想茅连石从中坠断,竟自掉下茅厕。孙庆芳的桩功很好,站定以后来七八个年青后生推拉不动,孙交手擅使“豁手”(神拳中技法),无论对手如何变化,一个豁手就可将对手发出去。孙庆芳功夫臻于化境,善于借力打力,曾用一根高梁杆把一位180多斤重的壮汉挑飞。孙老先生曾说:“你有多大气,我有多大气,我的气始终比你大。”即是说对手的力量不管多大都能借过来,所以再加上自己的力量,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孙年青时曾到西安运货,250斤的货包需要三人抬,孙用二指一提便起。孙先生的内气能聚成一团,约有鸽子蛋大小,这就是所谓的外丹,外丹可以在臂上、手上等处游走,意到气到,坚硬无比,孙先生生前在外乘凉时演示过,勋掌有很多人曾目睹。孙庆振也是气力惊人,用胸膛撞祠堂大殿里的柱子,竟把大柱子挪出了半尺。原可莲的功夫也匪夷所思,上世纪五十年代济源县开运动会,当时原可莲约六十多岁,被邀请参加表演,他曾把一块30公分见方的一块石柱一腿扫断,孙家鲁任运动会总裁判长,此事是孙先生亲口所述。另有原可亮功夫也很好,据说其功夫之深,尚在原传理之上(以上据孙随成、孙家鲁讲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