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4 08: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我有个舅舅,练点穴和棍术,还练硬气功。还有个表哥,是洪拳弟子。在你面前,你觉得他们入门了吗? 谷:没打过,不知道。就像很多人问我:“你跟甄子丹打,谁打得赢?”我只能说没打过,要打过才知道。在许多高质量的功夫电影里,导演要找高手,第一个会考虑甄子丹,他有很不错的功夫底子。但他跟李小龙的差别,是好几个等级的差别。李小龙堪称武术奇才,我记得他说过:“在武术里,我只能是第二,至于谁要说他是第一,那我就跟他打。”他有一半以上的电影,用的是真功夫。你看他那一身没有半点脂肪的肌肉,简直像一架开足马力的格斗机器,怎么突然就死了?真是千古之谜。现在电影里加了太多被设计的特效,打得很好看,一会就飞起来了,一会就踢出几十米远了,太假。真正的高手对决,在对手眼中看来,已经打成了“移形换影”,都不知道他是从哪儿打过来的,只有旁观者才看得清楚。有时出手太快,还必须放慢镜头。前些天,有位不相识的武术教练在中山公园教徒弟,我去看了,当时他很狂妄,指着我和同行的两个人对在场者说:“像他们这三个人,两秒钟之内就能打趴下。”结果我只给了他一拳,他就趴在那里哇哇哇地吐血,牙掉了一颗,腮帮肿得像桃子,警察就把我拘留了。 杨:说说这个过程。 谷:这不新鲜,我袭警都不知道袭击几次了,老惹事。那天,我对那个教练说:“对不起,我没听清楚,你把刚才那句话重复一遍。”他没瞧得上我,真的就把话重复了一遍。我说:“好,我站在这里,不出手也不出脚,你把我弄倒,就算你赢。”我把自己身体的力量散布为圆形边沿,他在那里搬啊搬啊,折腾了几分钟,没弄倒。我火了,就冲他的嘴巴揍了一拳,他爬不起来了,呼天喊地。本来可以跑掉的,我没跑,看他装成那样,真是有辱“武术”二字,还想揍他,被朋友拉住。送到局子里的时候,那人躺在那里叫啊、泼啊、闹啊,我当时又要揍他,分明想讹我嘛。我不愿意赔钱,身上只有600块,结果警察就把我关起来。怎么办?我不想打电话给家里,免得他们又叫我回北京当老板,于是就向一个徒弟借钱,花了2000多块。现在我还能经常看见那个教练在中山公园,每次我都得绕道走。法治社会,惹不起啊。这种事,在有一身功夫的人身上,常见得很。两年前,我的一个师兄在北京也惹过事。他的女朋友去摆地摊,结果那地摊被当地的一帮警察给踢了,师兄就大打出手,打得那帮警察啊,哎哟,那叫一个惨!到最后,赔了警察三万多块钱,才从拘留所放出来。 杨:有人肯定会反问你们这种人,不是说讲武德吗?忍。 谷:我忍过。一次在车上,看见一帮打劫的,实在是忍不下去了,刚想动手呢,结果那帮人跳车走了。如今这世道,不公不义之事特别多,有点权势的人就喜欢嚣张跋扈,专整弱势,很多时候看不下去。我这人尤其是喝了点酒以后,就老想打人,有好几次打警察就是这样。其实,我跟警察无冤无仇,但就是想找个人来打。一般的警察,有点皮毛的擒拿格斗术,没有几分进攻性,也经不起打。是啊,武术必须讲武德,但像我这种信仰佛教的少林寺弟子都开始忍不下去了,可以想见多少人在这个窒息的社会里有多么忍无可忍!我们这一说,就说到政治了。我提不得政治,一提政治就来气。尤其是高层那些人,我在北京没听见几个人不骂的。都为了保护自己,免得自己被秋后算帐,就处处留一手,搞垂帘听政,看你们在这儿下棋,但黑子白子怎么走,全不是下棋的人所愿。想走这一步的棋手,结果总被一个个的前朝马仔控制着,只能规规矩矩,像个女人一样,唯唯诺诺。你熟知政治,你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吧? 杨:明白。习武之人,也能有几分谭嗣同的忧国之心,非常难得。 谷:中国武术,本来就有惩恶扬善的主张。谭嗣同长于剑术,又写过《仁学》,他说从“仁”到“通”到“平等”,是万物的发展法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称封建纲常礼义完全是那些独夫民贼用作统治的工具,对于那些昏暴的专制君主,可以“人人得而戮之”。可见习武之人的哲学,是与专制相抗衡的。佛讲众生平等,也讲三世轮回,就是说因你的善的多与少,来判定你以后所成的是人还是物。积善,是佛家弟子的基本要求。我研习中国武术,弘扬它,也是一种善。别看现在少林寺越来越商业化、世俗化,被当作产业一样来运作,其实里面的太多数人,仍然非常吃苦,过得特别惨。这些年,我也回过少林寺,追根溯源嘛,我的根在那里,这一点是无法丢弃的。天下武功出少林,此言不虚。数百年前,少林寺就开始召集天下各派武林高手在嵩山切磋。而追溯武术的来源,又要追溯到人与兽在原始社会的殊死博斗。在一些书籍里记载,有人“劝虎斗”,就是看见两只凶猛的老虎在激烈打斗,这时你用武术把它们“劝”开,现在有几人办得到?武术最终的目标,是寻求天人合一,融入人与物。我现在只做得到融入人,做不到融入物,所以只能算“中乘”,未到“大乘”。大乘境界,会从武术拓展到对文化、历史、社会及政治、军事的深度理解,参透了。 杨:你现在每天都在怎么练武? 谷:外行人都看不懂。我基本上是不动的,练气,练心境,也就是习心。现代人的心性复杂了、迷乱了,找不到纯然之境,而武术是必须要你“放下”许多的,行话叫“丢尽”,丢不下,就永远进不了那个门。不习心的武术,只能追求泰拳那样的狠毒,以为拳拳到肉、招招见血,其实在高手面前就是白费力气,吃饱了撑的。这样练下去,只能是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导致真功夫失传。中国的2008年奥运会,没有武术比赛,只有国内在搞内部赛,一批人去表演而已。少林寺当时就声明了:我们不去。为什么?因为那实在是体育化的武术,真功夫哪可能在如此赛制的运动场上见到?真正的武术在民间,在那些抛弃掉物欲,潜心练武的贫苦之辈当中。李连杰的底子很不错,但被影视磨得差不多了,因为武术这东西,只要一天不练,就会令你倒退不少。李小龙当年最让我折服的是,无论拍电影有多忙,都必须每天抽时间坚持练功。成龙的电影我从来一看,听见别人把成龙跟功夫联系在一起我就来气,这个人根本不懂功夫。那些真正的武林高手,如今都在我们这个社会的边缘,甚至在底层,默默无闻,孤独得很。人世间,本来就是苦中作乐,苦海无涯,只有少数人能受得住那种煎熬。 杨:你计划怎样推广中国武术? 谷:要看出路有多大了。第一步,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武馆,这样可以独立授徒,不必受有钱人的气,去欺骗自己也欺骗他们,传授皮毛。我们这种人,放在古代,出路也不比现在多,顶多去从军杀敌,或者考取武状元,但也可能浪迹江湖,当侠客去了。现代社会,看似出路多,其实大多都是在砸“武术”的招牌。大家想到的最红火的方式,就是拍武打题材的影视,或者去打比赛拿冠军,我对这两种方式都不感兴趣了。就影视而言,在里面发挥不了几分真功夫,还可能误导民众对真功夫的理解。比赛呢,一般在25岁或者28岁以上就不让你打了,很多比赛都有这个年龄限制,加上老是从分数上看成败,框框条条的,磨磨蹭蹭,看着都费劲。因为我有国家二级裁判证嘛,就经常被邀请去给那些选手打分,擂台上打得很热闹,踢一脚,拳一打,但没几个站得稳,那些拿了冠军的还兴奋得不得了,其实自己的弱点一点都看不到,他身体的很多地方都能进攻得进去,有什么好兴奋的?我自己开武馆,就是要把那些花架子统统拿走,搞实战传授。这些年,我也在写练武心得,已经写了好几本日记,希望今后能够推广到民间,就像李小龙的《截拳道》一样。 杨:前些年《拳霸》系列电影出来的时候,大家都被主演Tony Jaa震惊了,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谷:这不是崇洋媚外,而是中国人对自己的武术文化不了解。中国武术的历史有多悠久?从远古祖先狩猪时就积累了劈、砍、刺的技能,这是武术在技术上的基础。在这么长的历史里,涌现出来的武林高手,其最厉害者,究竟到了何种境界?而现在那些继承先辈绝学的人,又在哪些人的视野之中?见识过没有?古人说“四两拨千斤”,其实正确的说法是“四两拨八千斤”,这是可能实现的。武术改变的是人对世界及自我的认识程度和掌控程度,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仅从养身而言,练武之人活到160岁也不稀奇。像我,自从练武以后,就从来没生过病。但现在好多人到了六七十岁,就开始身体僵化,等死了。内家拳、外家拳,刀枪剑棍等武术,我都在练,但现在我要放弃对“物”的借助,进入到对人体极限的突破,真正以无法为有法,不管你是怎样动,力气有多大,身高、体重多占优势,哪怕你是拳王、武术冠军,我都不会慌,因为心是静的,融入到水一样的状态。中国人估计是太保守了,太低调了,以为我狂妄,其实我说的这些,都是武林中人的常识。民众看着“墙内开花墙外香”,他们震惊,我们却感到悲哀,真感觉中国武术快要绝种的危险。 杨:你有“十年后成为一代宗师”的豪言,能实现吗? 谷:这绝不是“豪言”,而是知道自己的武术以及对武术的哲学理解,究竟在什么位置上。我这十几年所受的习武之苦,难以向外人道之。再过十年,也就是虚岁三十五岁,到那时我的极限能突破的肯定已经很少了,因此这十年是从“中乘”向“大乘”跨越的过程。主要是内修,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对人体的了解,都调节到最高状态。现在,我既然已经定下目标了,就要激励自己去做。我不希望走我父亲那条路,成为一个腰缠万贯的人。当年小学读书时,我就与应试教育无缘,根本没有那个兴趣,武术才是我的理想,而且这理想还真的做下来了,从少林寺到武术系,从武术系到教练,再到如今重新开武馆,这条路很苦,有巨大的代价。既然承受了,那就接着承受。厦门这边,练武的人,不敢说100%吧,但至少80%都是知道我的。整个中国,除河南、山东、北京等少数几个省以外,太多所谓的武者,都是垃圾。我见不得垃圾张狂,所以要自立门户,靠真本事吃饭。厦门这边经常有“踢馆”的事发生,但我不怕踢馆,很好嘛,能与高手切磋就可能有质的飞跃。我的路一直在走,没有停歇,我相信自己会走出低谷,向更高的理想迈进。如果有一天,我有了更大的影响力,我会选择慈善事业,为贫穷无助的孤儿做点实事。同门师兄李连杰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他应该有许多同路人,而其中一个,就是我——谷庆华。 (作者为独立作家,1983年生于中国重庆,崛起于社会底层,业已奋笔七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