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何焯明退休前是一名警长长驻乡郊及离岛,每日攀山越岭巡逻偏远地方,于接触乡民时,不时协助村民解决困难,也渐发挥其助人之心,感受助人之乐;因而令他思索:「退休后,若无所事事,面对大量空闲时间,岂不是在等最后一天吗?」此因而孕育今天的他做义务工作的行动。「作好退休前准备,利用自己的所长,去服务社会,兼令自己晚年有活跃的社交生活,何乐而不为呢?」探索将自己工余学习得来的太极鞭杆运动的兴趣加以发挥,去义务传承别人,此时也开始孕育起来了。
由于每天徒步当值往各偏远乡效巡逻工作,他也会手持一木做手杖随行,除可助其攀行斜路,也可令其沿途驱野狗赶蛇;因手杖的牵引令他于工余时学习鞭杆及太极拳的兴趣起来。「此是一种有助强身健体的运动,也有助我应付不知每天要徒步数万步巡逻的体力所需。」此正是他计划将兴趣转化为义务工作的根源。
志切既运动又助推动退休后的「工作」之需,他更投入时间于退休前作出「装备」的行动;90年代跟随山西大学教授毛明春老师学习鞭杆及太极拳,其后每年暑假其间更远赴山西大学向毛明春老师学习;于受益之余,也令强化他在退休后,将所学和社会人士分享的决心。「这也是我退休前的装备,使退休后不致每天生活社在枯闷中。」事实上,于工余时他也自行组织、推广及参与一些太极鞭杆运动、武术学会及裁判等工作,以作步署他日退休后的生活。
现年65岁的何师傅,年前退休后,除每晨必会操练鞭杆及太极拳,更幽默地笑言说:「若他日不幸行动不便,鞭杆也可作为手杖助我步行。」以「将身体练好,生活便会更好」的道理,他更鼓励同道者将兴趣传授别人。凭大爱,志切服务的他,现工作更较退休前忙碌,不时我们可见到他在公园、一些机构及居民组织、会堂等地方出现,无私地教导无论是长者至小朋友学习。他更说明:「只要为人好,何乐而不为呢?」
绝不认同「只有付出,并无收获的他」强调:「此也可扩阔我的退休人脉网络,结交更多新朋友,迈向人生另一新阶段。」看来他的黄金晚年生活确实是精彩,你们是否很羡慕呢!
文/陈宜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