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0-9-21 16: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
14.汪永泉老师论发劲:太极拳发劲有两种:一种是静发,又曰定发。一种是动发,又曰活发。定发:定发是以对方不懂脚步谓之定。学发劲必须先学定发,定发乃学发劲之基础。定发有五种:(一)问送劲、(二)断拍劲、(三)点断劲、(四)弹劲、(五)冷劲。学揉四手时必须先学掌握对方的旋转和开合的内外相合,方能懂劲。初学发劲者应先学问送劲,再循序渐进。因为问送劲是学习各种发劲的基本功夫。(一)问送劲汪永泉老师谈问送劲:试用悬挂之古钟为例,因钟的中心有一条垂直线,下有钟锤可以旋转。钟线可以上下纵伸。因此用此例代替人的身形而说明之。下有钟口即是胯圈;上有钟蒂即是肩圈;中有腰圈。现在把垂直线分成五段,即五点示图和说明如下:(以上只是为定步揉手而言)一、钟内钟锤的垂直线分为五点部位和名称如下:二、各点的性质和作用如下:三、点和点得互相关系和变化如下:四、点和点相连五、垂直线仍生孤,但孤线松软应如何问发? (原文是孤)六、接触点部位的变化及路线方向:七、接触点必须掌握分清敌我,若有变化时怎样掌握如新接:八、三不打(二)断拍劲汪永泉老师曰断劲的意思是断开、不等于离开。故拳谱讲要“劲断意不断”,断劲必须是在粘黏连随的基础上开始断劲。断劲的距离只许在中指尖与中指根之间产生断劲。例如发断劲如投石,断时形势好,故发断劲时往往带有拍的意思。所以拍到他身体上不允许伤皮,而要伤内。(三)点断劲点断二字紧相连,其中奥妙仔细研,灵活应用须口授,学通点断是真传。汪永泉老师曰:因拍劲影响他的内气,他必有反应。要借悖反出之劲的方向,顺其来势和去路吸引,谓之断吸和断引的手法。还有用手段憋住他的内气,谓之断截。断劲如断得机得势,如要发劲还必须用手法一动,找出他的缺点而发之。断法有各种情况:1、断离点劲在接触点证上一离。这一离要求在末离之前,必须把点劲渗入到对方身体各部份,突然一离,使对方感觉一空,必然失中,此即“劲断意不断”。2、断吸在对方发劲前,根据对方来劲的方向,用断吸将他要发出的劲全部吸出,只是把对方的劲吸在手中,含于掌心。3、断引把对方要发出的劲,引向空点,要在对方劲端之前引之其实延长。在断引时,随时都要控制住对方。4、断含5、断移6、断分7、断截 汪永泉老师曰:还有用手段憋住他的内气,谓之断截8、断拍9、断弹10、断冷11、断发(四)弹劲按字意解释是在用时要要(衍一要字)先有蓄力,而后弹出。弹劲要有弹簧力。弹劲是在姿势被动,不得已时突然弹出。要有力,但是要伤皮不得伤骨。弹劲必须要带动中心。(五)冷劲冷劲属于击劲之内。发冷劲是突然的,是在对方不得已和不能防备之处突然击之。发出击劲时到对方身体上不伤皮肉而击到内脏,使脏腑损伤。若击到四肢上,使外边不伤而伤骨髓。但是,自己在身上多偏于用手背发击冷劲比较顺利,不可轻易用之。(例如用手击豆腐,只许豆腐碎,不许豆腐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