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在运动上的主要要求是:松、慢、稳、匀以及连绵不断、平气舒展。这里着重谈一谈松、慢、稳、匀四个字。
松:是机体内外都要松驰舒服,首先放松大脑,俗称“平心静气”,心者意也,在开始操作的前后,要摒除一切杂念,专心致志于静中生动的意义,使大脑的高级神经中枢不紧张,在松弛愉快里,得到休息调整,发挥它对机体各系统的支配能力,而达到内壮的效果。
慢:是在操作时,动作要慢,以意的支配,而表现到机体四肢上,由极静中生出来的动是极动,由极慢中生出来的快是极快,所以在运动时,要不急不躁,在这似动而不急动、似静而不纯静的活动中,完成这一整套的练法,使得周身的关节,得到平常活动范围以外的超然活动;可是外虽动,而不扰于内,这样的操作,非但不伤气,且可养气,能使全身的筋骨、关节和肌肉,受不到激烈压迫;由于起伏转折的动作,可以逐渐达到体质健康的目的。因此年老体弱的人,进行这种由浅入深的身体锻炼,是适合的。
稳:是在操作时,招式要稳,要中、要正,做到“尾闾中正神贯顶”。“尾闾中正”就是把脊椎和颈椎竖直,以中心的活动力来运用重心的支撑力,避免偏重,使周身得到均衡的活动。
“神贯项”又叫“顶头悬”,是以神气贯顶的意思,所谓神有所持,意有所思的表现,也就是收敛了高级神经中枢的分散力,使之集中,而另有一种专一想象的目标。
匀:是在操作的姿势上,应当舒展的尽量使之舒展,应该紧凑的也要适当地紧凑,不可有团聚和气滞的动作,呼吸与姿势都要均匀平和。这样不但可以帮助血液循环,而且可使肺活量加强。
在这松、慢、稳、匀和连续不断的活动中,来完成太极拳的一套练法,久而久之自可取到改善健康状况,身体体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