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13 10: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官鹏飞
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内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运动员的意外伤害保险。国内体育比赛通常都是为参赛运动员上普通的意外险,但运动员上这类意外险的费率较高。因此,主办单位和参赛单位为了压低成本,通常都是以最低标准上意外险,按照这样的保费标准,参赛运动员一旦发生人身伤害意外,得到的理赔可能最多只有几万元,对于像上官鹏飞这样的重伤运动员来说,几万元的理赔相对于几十万元乃至上百万元的医疗花费无疑是杯水车薪。
依照体育主管部门的想法,体育比赛为运动员上保险的目的是为运动员可能面临的伤害提供一个有效的保障机制,也能够起到为比赛主办单位和参赛单位减免责任和分担索赔的作用。但现实中运动员意外伤害保险的缺失和低标准的理赔显然让这种美好想法落空。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很多比赛上所谓的运动员意外伤害保险,事实上都是迫于政策要求不得不设立、却又很难发挥应有作用的摆设。
此次上官鹏飞受伤事件发生后,武管中心和海南省有关方面不敢正视公众,还招致受伤运动员家属对其工作不力的抱怨,其根源正是运动员意外伤害保障机制的不到位。国内部分散打运动员近几天在网上发出为上官鹏飞祈福和呼吁公众不要盲目放大散打运动危险性的倡议。散打运动员戴双海的忧虑很有代表性,国家会不会因为散打的危险性而砍掉这个项目呢?戴双海认为,上官鹏飞受伤一事影响甚广,但事态的发生和发展与运动项目的危险性并没有太大关系。
今年7月,中国女网运动员李娜与国内某保险公司签约,后者第一次在国内推出了专门针对运动员的全套意外伤害保险,但投保人仅限李娜一人。据保险公司介绍,由于运动员是运动损伤和人身伤害的高风险人群,保险公司通常不愿为运动员投保,但运动员意外伤害保险并非不可推行,只要投保人群基数足够大和费率达到合适的标准,保险公司就会乐意为之,投保运动员也会得到较高的保障权益。但这需要相关主管部门或协会主动与保险公司沟通,进行前期铺垫工作,并制定相应的行业内强制性投保管理规定。只有有针对性的运动员意外伤害保险问世,所谓的体育赛事保险才能真正发挥保障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