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4621|回复: 0

传统太极拳------懒雀尾/林东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9 09: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懒雀尾名义上是杨氏、吴氏太极拳当中的一个式子名称。实际上它是杨氏、吴氏太极拳的一个母式,王培生大师在教门内弟子时把懒雀尾一式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传统太极拳懒雀尾的懒不是现在人们所说的拦与揽。教徒弟和教学生教的不一样,谁来学都教是学生,向现在社会上的太极拳学习班、培训班,一批几十人上百人的都是学生。杨澄甫一生教了数千人,真正的徒弟也就四十几人。徒弟则不一样,真正的老师收徒弟是很严格的。不向现在社会上有些人为了钱财来者不拒,越多越好。过去找一个功夫好老师,明白拳理的老师是很难的,拜师也是很难的。拜了师老师就的对徒弟负责,就的教真东西,与外面教的不一样,门里和门外教的是不一样的。
  懒雀尾在杨氏、吴氏太极拳里之所以叫母式。是因为它讲的不是一个式子该怎么练,动作该怎么做。它讲的是内在的东西,它的内涵占整套架子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为了不失传统太极拳之真义,下面就我所学把基础的东西作一简介。
       懒不是揽与拦,懒实际上它指的是肉要懒,不要勤快。肉是在骨的带动下而动的、是被动的,意主静。传统太极拳不注重炼肌肉,现代体育练的是肌肉发达有力,传统太极拳注重内里筋骨的锻炼。强筋健骨,骨动肉静,骨进肉退,骨肉分离。在运动时一定要将皮肉放松不要有丝毫之力,一有力肌肉就紧,力就短。传统太极拳是内动带外动,皮肉在外要静,筋骨在里要动,这是初级的内动带外动。中国传统太极文化讲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皮肉放松气血才能顺畅无阻,筋骨才能更有效的放长,伸拉筋脉,开关节。肝主筋,筋的锻炼也就是在锻炼肝经。
       肾主骨。骨的运动就是锻炼肾经,骨为髓之府,人的骨髓出了问题,身体和造血机能都会出问题的。筋骨之力是一种内力长力,皮肉之力是一种外力短力。(拳学杂谈一文另有说明)
     雀尾指的是人的尾闾骨,尾闾骨不能后翘,要微微前送。尾闾前送对通督脉有着很好的作用.尾闾前送会阴穴才能毕合,尾闾前送身弓才能形成,并做到‘尾闾正中神贯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本站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